國泰航空節目裏被我找到《創世紀》,有種不真實感。上次看是2003年吧,是高中課業最繁重的時候,放學急匆匆回家,因為CCTV會連播兩集。那之前看過不少無綫、亞視拍的商戰和職業劇,更不必說一茬接一茬的金庸片。
電影和電視中的香港是兩個地方,大屏幕上香港極酷,比如杜琪峰的槍手和吳宇森的白鴿,有時又極癲,不是開心鬼就是周星馳;電視裏的香港則是另一種人間煙火,比如《妙手仁心》的醫生護士或《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歌廳女郎,而《笑看風雲》、《大時代》裏寫字樓的男男女女,酒吧、豪宅、動不動就出國讀書或旅行,太過現代。那時以為香港人不是古惑仔,就是醫生律師,再就是地產開發商和銀行家,總之是商業社會的菁英。精力全集中在男女愛恨,總和同學爭論蔡少芬應該選擇古天樂還是郭晉安。
事隔十餘年坐在飛離香港的航班,除了懷舊,竟發現劇集裏有大陸的影子——羅嘉良的角色起步時是用深圳工廠做他的電子雞;看了幾集轉去電影頻道裏的《孤男寡女》,又看到劉德華和鄭秀文在深圳和客戶談生意。
小時忙着看香港和香港人是怎麼樣,沒有注意到這些中國的部分,乃至以為香港是大陸外一個孤單的存在。想想當時大陸電視劇中有部《外來妹》,是講幾個北方女工在廣東給香港人開的廠打工的故事,其中一個女工(當然)還和湯鎮業扮演的香港老闆有一段情。不認真想很難把《創世紀》和《打工妹》聯繫起來,但這分明是一個故事的兩端,只是前者光鮮亮麗後者則有些土氣。
這個發現讓我又有好奇,到底還有多少個香港是我錯過或是忽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