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你知道你今天的變化嗎? - 曾志豪

故宮,你知道你今天的變化嗎? - 曾志豪

明清時期,你是皇宮禁院,中國皇帝居住的地方。京劇《梅龍鎮》中的皇帝這樣唱過:大圈圈裏套着小圈圈,小圈圈套着黃圈圈,我家就住在那個黃圈圈。」
這個黃圈圈指的就是紫禁城,大圈圈是內城,小圈圈是皇城。一個個的圈,既是建築上一個「圈圈包圍」的作用,也指出了中國人重視的圈子文化。個個拼了命都想進入圈子內圍,如果能夠進入最核心的小圈子,等於進入了「黃圈圈」,離天子僅一步之遙。
所以為甚麼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就為了這種精英的虛榮感。只有少數人有權掌控參加的權力圈子。
為甚麼故宮的「決定」只是由林鄭和幾個親信拍板?也是因為「圈子文化」,他們當自己就是黃圈圈,紫禁城。
故宮原本都是皇帝居住的禁區,但辛亥革命後,推翻最後一個封建皇朝,溥儀也沒過幾天好日子便被趕出宮門,倉皇辭廟。一下子,封建皇朝住的紫禁城,變成了「新中國」的代名詞,變成了「博物院」。
新中國成立時,北京陷入一陣破舊立新的政治狂熱,所以北京老城牆慘遭毒手,拆毀破壞。當時也有人對故宮打主意,認為應該拆掉大部份故宮的建築群,改為綠化公園,或者興建中央辦公大樓。文革時,甚至紅衛兵都已經兵臨故宮門口要入去搞革命,幸好當年周恩來下令關閉博物院大門避難,故宮躲過一劫。
所以在中國人眼中,故宮從來不單單是一組大型建築群,而是隨着年月轉變而發展出不同的政治任務。
他們做夢都沒想過,故宮還可以變成大禮啦,變成又是廣告又是展覽的「故宮逼」啦。更甚者,竟然成為了港人發洩情緒的最佳機會,坦克開進港鐵站,平反六四的標貼重現江湖。故宮牆又成為民眾的心聲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