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麥當勞染紅,美資退、央企上!麥當勞昨日公佈,以161.4億元將中港麥當勞業務兼未來20年特許經營權,售予央企中信及基金凱雷合組的財團,中信將持股52%成為控股股東,麥當勞總公司只保留20%。有市民擔心重演黑心食品福喜事件,公司強調香港餐廳將「business as usual(照常營業)」,引入新股東冀令麥當勞「多啲地方智慧」,迅速回應本地需求。
記者:黃翹恩 范穎琛
上述交易尚待監管機構批准,預計年中完成。中信系出錢出力,除持股52%任大股東外,更由旗下中信資本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出任中港麥當勞新公司的董事長;凱雷將持股28%,麥當勞美國只保留20%股份。
市民憂慮食品安全
收購消息一出,中港市民反應甚大,港人除憂慮食品安全風險、會留意來貨地有否轉變外,亦有人聲稱減少光顧。內地網民則對於中資四出收購外國品牌感到痛快。
麥當勞1975年打入香港,全港現有約240間餐廳,全部直屬美國總公司,聘用約1.5萬名員工;而內地的直營、特許經營餐廳則超過2,400間,員工約12萬人。交易後所有中港分店將全部轉為特許經營,雖然麥當勞強調中港的管理團隊會維持不變,但有餐飲股分析員估計,管理文化必然有異,而且麥當勞列出交易條件「甚辣」,作價不便宜,料易手後管理層必須交出成績,「捽數少不免,難免對質素有影響」。
市傳麥當勞放售中港業務時,要求買家承諾未來兩年不得更換供應商及管理層,希望維持品牌及管理質素。
麥當勞表示未來將在內地三、四線城市開設新店、拓展創新菜單等,未來5年在中港兩地計劃開設1,500多間新餐廳。香港會如何發展?麥當勞香港發言人表示,本港業務「business as usual」,而引入中資股東冀令麥當勞「多啲地方智慧」,迅速回應本地需求,但未有說明員工會否受影響。
獲20年特許經營權
中信牽頭的財團收購中港麥當勞業務兼未來20年特許經營權。所謂特許經營,即是交由加盟商打理分店,總公司將只負責制訂餐單、宣傳品牌。中大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解釋,特許經營能令總公司在最快、成本最低下搶佔最大市場份額,但需承擔品牌風險。《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麥當勞總公司將每年向中港特許經營店抽取約6%收入。
麥當勞2014年爆出福喜事件,港人記憶猶新。麥當勞被揭發出售來自上海福喜食品的過期變質肉類,終須道歉。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供應中國麥當勞的咖啡、茶葉約20年,他認為麥當勞特許經營自有全球標準,不擔心易手後食物安全陷危機。至於市民擔心內地食材質素,黃家和指,從成本、檢疫等考慮,逾千間麥當勞分店不可能每每從外國進口食材,故內地現已是重要採購地。
識睇睇留言
【香港網民】
Joe Wong:咁以後喺麥記用免費Wi-Fi就小心啲咯,隨時將資料備份直送中央
May Law:咁就慘啦!以後老麥嘅食物品質就冇乜保證喇!我以後都慳番唔使再去老麥囉
Kaho Fang:睇嚟好快會推出狗肉漢堡同埋殭屍肉漢堡了
【內地網民】
股股股股股股股:中國人搞?以後沒人敢吃了
樂活每一天880:看着美國人最驕傲的四個連鎖餐飲,兩個都被中國企業家收購了,真痛快
AntonyYuanWilfredo:好嘞,終於迎來中國企業M&A洋品牌的大浪潮了
資料來源:《蘋果》facebook、微博
市民心聲
張先生:
「會研究來貨喺邊度嚟,如果中資收購咗,遲啲應該會食少啲。」
周先生:
「平時唔太多食,驚中資收購後影響質素,一定會食少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