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桑賈尼擔任總統期間,以重建因兩伊戰爭而崩潰的伊朗經濟見稱。他奉行經濟自由主義,包括將國有企業私有化、修築基建、復興工業等,因此被歸類為「務實改革派」。
身家78億惹利益衝突
拉夫桑賈尼在1989年就任總統,剛好就在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之後。他在任內實行「經濟為先」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吸引外資,又改革補貼機制,對「戰後」伊朗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追求以工業為本、結合全球市場的現代化經濟。
他推出的改革措施,令伊朗經濟在1990及1991年增長逾10%,之後亦在其任內保持穩健。拉夫桑賈尼的政策深受富人和中產階級歡迎,但窮人生活就未見改善。
此外,拉夫桑賈尼是伊朗首屈一指的百萬富翁,父親是顯赫的開心果生產商,美國《福布斯》雜誌(圖)在2003年將他列為伊朗首富,個人資產總值超過10億美元(78億港元),除擁有全伊朗最大出口商,其企業王國更包括地產商、石油貿易、建築公司、航空公司、汽車組裝廠房等分支。但富人身份亦令他推行有利富人的經濟改革時,惹來利益衝突疑雲。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