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圖)在法律年度開啟典禮致辭時指,公眾人士對法律議題的討論,有時變得兩極化和政治化,不點名批評有法律界人士為增加政治籌碼,不時以法治為口號;恰當的刑事檢控被相關人士批評,只因他們支持被告的政治立場,罔顧證據及法院判決,與法治背道而馳。
袁國強在演辭中說,部份人包括曾受法律培訓的人士,為增加政治籌碼,不時以法治為口號,情況「確實不幸」。他說恰當的刑事檢控被這些人批評,只因他們支持被告的政治立場,完全罔顧證據和法院判決。而執行《基本法》的莊嚴責任則被形容為政府漠視民主,猶如選民的支持可化作無視法定要求的盾牌。他指,維護法治須時警惕,政府行為亦須受監察和批評,但漠視法律責任,以及不恰當的政治化批評,無疑與法治背道而馳。
楊岳橋斥貶低港人智慧
本身是大律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斥袁言論貶低港人眼光及智慧,強調民主派從來都尊重公平合理的獨立檢控制度,但若執法及檢控並非一視同仁,令人覺得檢控制度不公,則損害對法治制度的信心,以羅冠聰遇襲為例指,「又唔見(官員)出嚟譴責使用暴力?嗰啲難道唔係暴徒?我覺得呢個已經係好明顯嘅自打嘴巴啦!係雙重標準」。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稱,不會就相關言論對號入座,強調自己對法治原則好清楚。
律師會會長蘇紹聰致辭時則指,律師身為專業成員,在面對涉及社會或政治問題的棘手爭議時應虛心行事,不應「以法律之名」採強硬立場,堅持己見,因為這種取態不會取得任何成果,應該為各方的整體利益着想,致力尋求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促進社會解決不同爭議。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