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造草足球場物料安全成疑,上月有學童疑使用第三代人造草足球場後腿部出紅疹,有學校暫關閉人造草足球場。康文署轄下有33個第三代人造草球場,有立法會議員抽驗其中兩個球場,驗出多達13種有害物質超出歐盟規管消費物品的標準,其中3種屬為人共知的致癌物,頭號致癌物「苯並(a)芘」更超出4.2倍,醫生指有引致癌症風險。
記者:梁佩珊
現時康文署轄下共有38個人造草足球場,當中33個是第三代人造草足球場。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抽驗其中跑馬地遊樂場及黃竹坑遊樂場內球場的樣本,分別以最少100克膠粒樣本交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化驗,驗出13種「多環芳香烴」(PAHs)超出歐盟規管消費物品標準。
陳淑莊促停用
港大理學院講師麥嘉慧表示,當中3種致癌物超標情況值得關注,當中頭號致癌物「苯並(a)芘」在跑馬地遊樂場及黃竹坑遊樂場,分別超標3.6倍及4.2倍。另外,懷疑致癌物「䓛」及動物測試中證實致癌風險的「茚并(1,2,3-cd)芘」,則在兩個球場發現超標4.7倍至5.5倍。報告亦驗出5種含致癌物重金屬,包括鎘,但未有超出歐盟標準。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指,吸入或接觸多環芳香烴(PAHs)有引致肺癌、胃癌、皮膚癌及膀胱癌風險,足球員或會經皮膚及口鼻吸入人造草的有害物質,2014年美國已有38名足球員證實患癌。陳淑莊指,本港並無規管人造草足球場的物料安全,建議康文署化驗並暫緩使用第三代人造草物料。
康文署回覆,第三代人造草地球場主要由建築署設計及建造。建築署在工程合約上訂明,承建商須採用符合國際足協所訂定的相關安全標準物料和工程規格,必須是國際足協認證產品。承建商亦須提交證明書,確保人造草球場的物料與皮膚接觸時,不含任何已知具有毒性、致基因突變性、致畸胎性或致癌性的物質;正常情況下,人造草球場亦不會以氣體或粉末形式釋放出這些物質。但該署無說明物料產地是中國或其他國家。
署方續指會定期巡視場地,要求建築署或由康文署安排承辦商為損毀的地方保養維修,並提交符合安全標準的物料證明,署方亦會按草地情況安排定期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