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女商人渣打戶口無故注銷

內地女商人渣打戶口無故注銷

【本報訊】一名廣州女商人聲稱兩年多前因為生意關係,在香港渣打銀行開設戶口,去年3月戶口內尚餘逾28萬港元,日前她往銅鑼灣提款時,發現戶口於去年4月已被注銷,銀行聲稱已將戶口內存款以本票形式寄往其開戶時的內地地址。事主不滿銀行的做法,斥辯解荒謬,昨天往金管局投訴。
廣州女商人張小姐(27歲)表示,因為經常與中港兩地客戶有金錢往來,遂於2014年來港到渣打銀行紅磡分行開設戶口,並存入25萬美元(約194萬元),其後一直正常運作,至去年3月,她曾透過網上理財查看戶口紀錄,當時仍有28萬多元。惟日前她到銅鑼灣分行提款時,職員稱「你沒有戶口在這」,令她大惑不解。

尚餘28萬 銀行稱寄本票

她稍後透過網上理財戶口列印月結單,證明其戶口在3月仍然有28萬多元存款,不過發現到4月份時,存款紀錄變成「0」,之後戶口亦被取消。她再向銀行查問存款去向,職員查出於去年5月16日,銀行以本票形式將其存款寄到其開戶時內地身份證上的地址。
張小姐聲稱,該地址已是20年前的舊地址,一家人早已搬走。而銀行沒解釋為何要將存款退還給她,以及取消戶口,她亦從未授權銀行或任何人處理其存款,於是報警。
她昨天透過微博公開事件,呼籲網民小心,並表示對香港銀行失去信心。其後香港渣打職員聯絡她表示已找回該張本票,原來還未寄出,並稱可重新為她開設戶口。她形容銀行的辯解十分荒謬,令人無法容忍,於是向金管局投訴,認為銀行必須交代注銷其賬戶的原因及責任誰屬。
渣打銀行回覆本報稱,事件因溝通上的誤會,對此感到抱歉,表示會聯絡事主商討款項處理方法。
■記者龔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