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信(267、前稱中信泰富)業務廣泛,主攻金融、資源及地產,甚至在內地經營足球隊,但從未涉足餐飲。集團由紅色資本家、國家前副主席榮毅仁創辦,其子榮智健80、90年代助集團來港收購多項公共民生事業。2008年中信爆出炒燶accumulator(外匯累計期權合約)蝕155億元,最終榮氏敗走,中信由國家接管。
曾掀「收購香港之戰」
改革開放初期,榮毅仁獲國家前領導人鄧小平支持創辦中信,過去30多年不斷擴張版圖,包括1987年收購國泰12.5%股權,1990年以逾百億收購香港電訊兩成股權,還有貿易行大昌行、東隧等,被形容為「收購香港之戰」。其後榮氏借殼「毛紡大王」曹光彪的泰富發展上市,中信成為首隻晉身恒指成份股的紅籌。
惟2008年金融海嘯,澳元大跌,中信爆出炒燶逾百億元accumulator,最終榮氏退出管理,董事長常振明(圖)接棒至今。證監會2014年代小股東控告包括榮智健在內多名中信前高層,案件至今未審結。
■記者方楚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