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文化拖累 缺乏人才浪費「黃金十年」港AI落後全球

即食文化拖累 缺乏人才
浪費「黃金十年」港AI落後全球

【科技透視】
AlphaGo自去年開始在圍棋比賽中連贏高手後,人工智能(AI)再受注目,其實全球不少地方早已著手研究,希望將AI科技應用到日常生活,但香港自千禧年科網泡沫爆破後於科技投資幾乎停頓,轉谷自由行生意,浪費「黃金十年」,導致目前港產AI公司寥寥可數。
記者:岑梽豪 梁偉聰

業界人士直言,香港缺乏人才兼用戶認識不足,AI發展明顯落後全球,歸根究底是受香港短視及「即食」文化所累。
千禧科網年代,全球捲起一股科技熱潮,香港亦經歷過所謂的「科網盛世」,但泡沫爆破後,香港已再無科技可言,被歐美及中國迎頭趕上。專研音樂考試訓練的AI公司Playnote,創辦人容志偉90年代在科技大學讀工程出身,正正見證着香港科技界轉變,「2000年之後,其他國家繼續向前行」,他謂香港過去投資在工業、地產之上,直至2000年科技突然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投資;但環球科網股災後,香港未再投資於科技,反而很「實際」地轉做自由行生意,「個文化淨係睇之後嗰三年,三年之後未死我再諗啦」。

大學生為前途揀科

這一種轉變令香港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即使近年電子工程或電腦科學等課目再被學生重視,各大學府推高收生要求,但容志偉坦言起步已慢,「另一個問題係香港搵食艱難」,大學生寧選畢業後有較好出路的科目,工程科則好像相形見絀。他不無感嘆謂,可能本地少了些科技界代表人物,能夠令學生嚮往,難以吸引頂尖人才留港發展科技。
針對銀行客戶服務而設計出來的系統Clare.AI,兩名創辦人楊志光及何思穎大學畢業後均先投身金融界,不約而同表明「要搵食」,直至近年有感科技行業成為世界潮流兼能夠貢獻社會,才決定跳出薪高糧準的金融界。
當中楊志光更是正宗「科技友」,10年前在科大修畢電腦科學後,隻身到丹麥再進修,畢業後留在異地加入銀行,負責研發不同系統。

如何教育用戶成難題

去年由倫敦回流香港,楊志光直言,回到香港後深感人才不足,倫敦有不少大學均設AI課程,這些學生畢業後亦相當搶手,「喺香港真係幾難搵到啱嘅工程師……AI發展更明顯落後於其他地方」。
何思穎表示,香港生活成本高,畢業後都要先為前途打算,「一畢業做銀行已經有幾萬蚊,唔多行業係咁」。他們坦言在香港所接觸投資者,普遍明白何謂人工智能,楊志光認為另一難題,反而是如何教育用戶,「銀行業係好慢嘅,亦好多規限,要慢慢教導他們如何運用及信任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