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局】
屠呦呦因青蒿素得福,亦因青蒿素「惹禍」,其原因與內地「醬缸文化」有關。60年代中共為支援越南抗美,幫越共對付猖狂的瘧疾病,中共高層下令醫藥界找對策,於是「青蒿素治瘧疾」立項,內地大批科研人馬各自為政投入研究。
至今仍是「三無教授」
其中,屠呦呦帶領的團隊提出「用乙醚提取有效成份」,被認為是當時發現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關鍵,促成青蒿素一舉成為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但其時功歸團體,中共不讓突出表揚個人成就。屠的貢獻40年都沒得到公認;業界更一直爭功不停。
由於中共「窩裏鬥」的「醬缸文化」,屠呦呦幾次被提名為中科院院士,但都沒能選上,她至今仍是「三無教授」(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經歷、無院士頭銜)。甚至她獲外國獎項後,仍被指「誇大自己成就」。
所幸屠呦呦並未在意,研究從未間斷。直至2015年屠獲頒諾貝爾醫學獎,內地對她的種種非議才戛然而止。故有評論認為,中國政府今次將國家最高級別的科學技術獎頒給屠呦呦,實際是一種「補鑊」之舉;也為青蒿素研究成果之爭畫上句號。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