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不少人都會訂下新目標,例如儲錢,但怎樣才能成功儲錢呢?記者問過不同市民,發現其中幾位都「為儲而儲」,完全沒有目標,這樣儲錢並不「健康」。儲錢必須有一個明確目標,如去旅行、買樓等,作為推動自己儲錢的一大動力,更要設下具體金額,如2016年傑青黃仰芳就為了買樓,月儲五萬大元。
不論你要儲的金額是大還是小,儲錢總要有個正確方法。記者問過市民聽過最戇居的儲錢方法,不少答案都相當騎呢搞笑。如Howard就指親戚的朋友每逢一有錢就將錢放入煤氣爐,有一日他的親戚到訪,發現煤氣爐十分殘舊,就將它連入面的金錢都扔掉了。而Amy身邊就有朋友為了儲錢,將一百元紙幣兌換成1元硬幣,每逢外出都要帶上很大的袋子,並要逐元逐元花,用「麻煩」確保自己不會花太多錢。而向來靠節食儲錢的鄭先生則笑言自己最戇居。
要儲得有效,可以參考Horace的方法,「不帶銀行(提款)卡,以及每日只帶一百元外出,確保自己不會多花了錢和提款」,他指此方法可行,且已實行超過一年。而Howard則每月只提取及花費特定限額的金錢,金額視乎當月的活動而定。除上述兩個方法外,大家亦不妨盡量減少使用信用卡,避免自己「碌完又碌唔多覺」,另外,還可以將所有單據儲起,月尾時逐一細閱,檢討金錢是否用得其所,還是花了在「唔等使」的非必需品上,下月盡量減少這類不必要消費,逐步建立良好儲錢習慣。
記者:李煒汯
攝影:周芝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