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是不少人的熱門旅遊地,吃自助餐及魚生更是指定行程,但當地正爆發冬季感染性腸胃炎,諾如病毒及輪狀病毒等致病源肆虐。傳染病科醫生指,傳染性高的諾如病毒可令人屙嘔發燒,通常存在於受污染的貝類海產如生蠔及蜆。遊日時建議少吃貝類海產,自助餐的刺身、水果及甜品在室溫存放太久亦不宜食用。
記者:梁麗兒
近期日本腸胃炎個案大增,諾如病毒是主要病源之一,台灣衞生部門近日呼籲遊日旅客避免在當地吃生蠔及刺身。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監察數字顯示,由去年11月起感染個案上升,近半由諾如病毒引發,亦有不少是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病例,到上月第一及二周感染數字更直逼2006年高位,山形、宮城及埼玉縣是重災區,有餐廳及酒店因爆發感染而暫停營業。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代表曾德賢醫生指,諾如屬於易傳播的病毒,「一個人中招,附近其他人中招嘅機率好大。諾如病毒嘅數量即使好少,都可引發其他人受感染,幾十粒都可以」。病毒主要經口糞及霧化傳播,如有病人嘔吐,附近的人可經口鼻將病毒吸入腸道中招。
諾如病毒可引起的腸胃炎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腹痛、輕微發燒、惡心等,一般症狀不會很嚴重,通常在3天內改善,潛伏期為12至48小時。病人須補充水份,並接受輔助治療,但抗生素並無療效。曾指,感染諾如病毒一般不會致命,但對於長者、幼童或免疫力差的人,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甜品存放過久易有菌
不少遊日人士愛在當地吃自助餐,曾指「自助餐唔係咁安全,客人食親都幾個鐘,食物擺咁耐容易有病菌滋生」,除諾如病毒,其他如金黃葡萄球菌都可引起腸道感染,如甜品在室溫存放過久,容易受金黃葡萄球菌污染。
曾德賢建議包括火雞等冷盤,應在煮熟後兩小時內進食。外國曾有紅桑子相關的諾如病毒爆發報告,曾提醒市民在自助餐食水果或沙律須小心,尤其預先切開的水果,若存放太久應避免食用,進食前要徹底洗手,及避免用手取食物。
旅遊期間若出現輕微腹瀉,但沒發燒、嘔吐及腹痛症狀,可先飲用含電解質飲料,或在水中加入少許鹽及糖作補充。如有嚴重腹瀉症狀如1日屙6、7次、發燒、嘔吐等應盡快求醫。曾建議市民出外旅遊應帶備藥物如止屙藥。
遊日食自助餐貼士
‧熟食包括冷盤宜在兩小時內進食
‧避免吃存放時間太長的甜品
‧避免食用貝類海產包括生蠔及青口
‧減少食用預先切開的水果
‧避免食用放於貝類海產旁的刺身,提防交叉污染
‧進食前洗手
‧避免用手接觸食物
資料來源: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代表曾德賢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