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每年有超過5,000名副學士學生,畢業後需選讀自資課程或就業,惟有畢業生指自資課程昂貴,未畢業即背負沉重學債;政府又監管不力,導致課程質素差參不獲僱主認可,慨嘆一批又一批學生淪為副學士白老鼠。
僱主壓價 講難聽說話
2000年首屆副學士,畢業於城大社會科學系公共行政及管理的蘇樂怡就指,副學士問題在於「自資」,「平均學費三萬幾、四萬,好多學生都要自資用Non means(政府免入息審查貸款)畀,根本未畢業都一堆學債」。蘇指無論畢業生最終銜接資助學士,或修讀更昂貴的自資學士,學債只會一直滾存,求職亦無優勢,「好多僱主甚至覺得你同中學畢業無分別,唔會畀高啲價」。她質疑政府當年未有監管副學士,致課程良莠不齊,學生不獲業界認可,淪為副學士政策下的白老鼠。2014年嶺南大學社會科學副學士畢業的周雪凝亦指求職困難,「好多時(僱主)一見到副學士就面色一沉,壓價、唔請、甚至講啲難聽說話,叫我讀多幾年書先搵工,又話我讀副學士嘥父母錢」,指僱主根本不認同副學士學歷。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