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港情講趣】
在速食年代,衣服破洞手機壞了,人們習慣立即買新,偏偏人有人丟他有他撿,復修舊物之餘更把棄置物料升級再造,這廢物維修達人,是開設面書專頁「昌哥架生房」的劉偉昌(昌哥)。
狹窄通道兩旁堆滿琳瑯滿目的雜物──鐵鏈、木板、膠管、士巴拿、單車、機器零件……這裏是洪水橋某回收場,一般人只道是個堆放棄置工程材料之地,但在昌哥眼中卻是個尋寶天堂。只見他專注地環顧四周,仔細翻弄一地雜物,然後拾起一個暖壺,雙眼發亮:「我會喺度鋸開一個窿,裝個燈膽,造盞枱燈,呢個暖壺有乜好?佢有兩層,做枱燈唔會燙親手。」再俯拾一根士巴拿和鎚子,配上花灑喉,併成一盞工業風座枱燈,「有時廢棄物件,你話佢無乜創作,其實佢可以帶番你轉頭,創作番一樣嘢出嚟。」
因為惜物 所以維修
把廢物升級再造的創意,其實由復修單車開始。有次昌哥拾獲一輛生銹單車,覺得它與別不同,便拿回家研究,方知原來是輛已有半世紀歷史的英國單車。生產廠房已關閉多年,單車轉波器卻依然順暢。於是他決定來一次復修工程,把整輛車拆散,再四處尋找合適零件,重新組裝及噴油,讓單車煥然一新,「踩住一架五十年前嘅單車,諗吓前人點用呢部單車,就算五十年後都仲用到,其實一部單車真係用好多年都得。」自此,昌哥對舊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開始修補其他單車之餘,更自製了一輛「流動架生車」(cargo bike),解決日常搬運需要,「修補單車係幾好,其他發明只可以擺喺屋企咋,唔可以出街同人分享,但我整架cargo bike,連啲阿伯都有興趣想踩上去,我出球場,啲小朋友會追住我,叫我載佢哋,令佢哋發現──原來可以咁玩喎。」
除了單車,昌哥亦會維修其他生活用品,一切源於他的惜物之心,「有時好氣餒,件嘢可能爛好少零件,你就成架丟咗去,其實可能整番個零件只係用好少錢,風扇唔轉又話壞咗,其實好多時唧一唧油就用得番,可能裏面甩咗條線。」他認為箇中原因,是鋪天蓋地的廣告鼓吹消費,令人不能視乎實際需要購物,「我哋個個都被訓練成一部搵錢機器,太易買到嘢,但嗰件嘢其實用兩下就爛,或者係唔志在,所以咪對樣樣嘢都無感情,唔會得好似阿爸年代咁留番隻機械錶畀你,你會好珍惜,唔捨得丟,得閒攞出嚟摸吓咁。」
反正要丟 不如拆開研究
修補舊物甚至升級再造,看來並非易事,昌哥卻認為只因香港人太睇小自己,「我哋呢個社會,講到每一樣嘢都好似好專業咁,電好似唔掂得,樣樣嘢都話唔掂得,嚇到你?一打開個電掣蓋就已經驚電親,其實呢啲係好基本嘅知識。」萬事起頭難,怎樣才可做個愛惜物件的修補達人?「你肯拆開佢就得,反正都爛咗,你都諗住丟,點解唔拆開佢睇吓,可能只係甩咗條線呢?只要你有好奇心,肯打開個蓋,已經好好。」
facebook專頁:昌哥架生房
記者:封愷瑜
攝影:徐振國
編輯:陳漢榮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