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連升兩周,累積反彈928點或4.3%,是9月9日港股見頂以來,首度連續兩星期上升,且接連收復了10、20和50天平均線,或許意味恒指由9月開始的跌浪,跟隨每1美元兌6.67元人民幣,跌至接近7前回穩,而開始反彈。
事實上,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佔了香港半壁江山,這批收入多為人民幣,但在港業績與股息卻以港元計算的企業,自人民幣2015年8月11日滙改以後,每逢人民幣下跌,股價便無可避免地遭殃,去年1月和9月開始的跌市就是最佳例子。
既然人民幣走勢對港股如此重要,這次恒生指數還會下跌,還是隨着中央保七成功,稍後便會冉冉反彈?筆者認為,中央短期對3萬億元外滙儲備,以及維持人民幣於7算以下的決心,起碼於特朗普上任前,都有機會令港股短暫沽壓得以紓緩。
然而,在經濟增長放慢至2017年或低於6.5%,加上特朗普貿易政策團隊成員對華態度都並不友善,1月20日正式上任後可能馬上推出針對中國進口產品政策,都容易令股、滙有翻波機會。是耶非耶,我們走着瞧吧!
溫鋼城
中投傲揚精選基金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