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委戰】
【本報訊】近1,200名特首選委不足3個月後投票選特首,如何用手中一票為市民爭真普選考驗選委智慧。只有23歲的衞生服務界選委洪梓然也驚投錯票,「佢呢一刻承諾某啲嘢,絕對絕對係可以反口」,故提醒自己保持高度警覺。由擔任佔中糾察看到港人堅持79日,到特首選委戰像大衞打贏巨人歌利亞,洪梓然見證很多不可能變成可能,「今屆如果對策得宜,可能創造到奇蹟」。
記者:陳沛冰
以政治素人為主的「衞‧真普30」於特首選委戰中撼贏業內知名人士,全取衞生服務界30席,團隊最年輕的放射診斷師洪梓然形容是大衞打贏巨人歌利亞。他說由2014年佔中、2015年區議會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到特首選委泛民歷史性獲325議席,顯示「刀仔鋸大樹」越來越普遍。
因為中央及特區政府提出8.31框架剝奪港人投票權,洪梓然也本着貢獻微小力量於佔中擔任糾察。佔中後社會像沒出路,令他萌生與志同道合組隊參加選委,為市民爭取與生俱來權利。
贏出一刻當然興奮,但手上一票也令他心情沉重,在現時千變萬化政局下,要代表港人選特首不容易。不少5年前曾投票選特首梁振英的選委,後來表示後悔。洪梓然說:「你話會唔會驚投錯票?梗係驚啦。」即使候選人符合團隊要求,也要提防魔鬼細節及語言偽術,「要追索以往政治理念,係唔係空口講白話,係唔係溝通過後為博選票而作出嘅行動,要好小心去諗」。
曾任佔中糾察
佔中糾察負責排解紛爭,「點解你有權做呢個崗位?佔中源自市民,係市民授權你」。洪梓然提醒自己,特首選委也不能遠離群眾,「你獨斷獨行咁點解我要投票選你?」當時有參加罷課委員會的洪梓然認為,佔中時團體之間或許有不同意見,但都朝着為市民爭真普選方向;情況與現時相似,特首選委也應求同存異追求真普選。
洪相信手上一票不僅是選一個符合港人意願的特首,若要發揮更大作用,應在民主進程中培養整個社會的公民意志,包括引發市民思考及關注特首選舉,參與爭取真普選。過去兩年一個又一個打贏大佬的事例告訴大家,「可能自己都可以做多啲嘢,令更多奇蹟發生,去鼓舞更多人去做;當成為習慣同恒常狀況,可能我哋期望個一日好快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