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梢上的奶瓶之誠實冰箱 - 徐緣

樹梢上的奶瓶之誠實冰箱 - 徐緣

認識「奶瓶大叔」,源於上年十二月初在台北路經一個文創市集。
離遠見到攤位掛着「樹梢上的奶瓶」這個品牌,吸引到我的注意。樹梢上為何有奶瓶?原來這個品牌專賣手作現磨植物奶,強調無食化添加無香精,無精緻白糖無果糖,無任何動物奶成分。試喝了其「古早味杏仁奶」,味道香滑濃郁,口感一流。職業病發作,凡是碰到好產品好品牌,我都忍不住跟老闆談兩句,多了解其營銷及經營策略。
「我快破產了。」這五個字由品牌創辦人「奶瓶大叔」面帶微笑地說出,感覺特別震撼。「奶瓶大叔」其實並非大叔,而是一位頗俊俏的台灣男生。本來是一位工程師,毅然創業搞這門生意,源於他對食材的情有獨鍾。苦苦獨力營運兩年,堅持每日限量生產以確保品質,早上磨煮製造,中午宅配送貨。營運了兩年的結果,是那五個令人心噏的大字。
品牌知名度低與只靠自己一對手所衍生的產能問題,限制了生意發展。「奶瓶大叔」告訴我,除了宅配與擺攤售賣外,上年九月他拓展產品銷售點,在台北市吳興街開了一間「誠實商店」,名為「樹梢上的奶瓶之誠實冰箱」,標榜無店員駐場,付款憑良心。門口掛着「誠實」二字,望民眾挑選產品後自行將貨款放入錢箱。
我心想:「死多二錢重。」
商業世界,需要更多有心人。回港後一直想寫篇文章支持一下這位樂觀「大叔」,盡點綿力助他散播其所推崇的正向純樸能量。誰知還未有時間寫,十二月中已看到新聞報導,「誠實冰箱」結業。
過往久不久便讀到世界各地有這類「誠實商店」的出現,以近乎社會實驗的營運方法測試公民質素。除了在部份民風純樸的鄉村和學校內能勉強持續營辦外,其他都慘淡收場。
這類商店的失敗理由,「奶瓶大叔」接受傳媒訪問時的一句話完美概括:「不是誠實的人太少,而是不誠實的人殺傷力太強了。」 他說支持其理念者眾,但每周總有兩至五位不誠實客人。曾有大肚婦人偕丈夫與孩子連續兩星期「不誠實使用商店」,白飲白攞之餘,還要在捐款箱「提款」。誠實商店的大問題是:弄髒一窩粥,只需要一粒屎。
去年中國個人信用評級機構「芝麻信用」,聯合北京全時便利店和杭州華潤萬家Vango便利店,各選擇一家門店嘗試營運「無人便利店」,當天沒有任何收銀員,顧客可用現金或支付寶自發自助付款購物。結果當然是蝕本收場,付款率有82%,已比不少人預期中高。
最近英國University of Leicester發表了一份有關零售店「自助掃描快速付款系統」的報告。研究涵蓋英國、美國、比利時和荷蘭大型零售店三年來的零售數據,發現自系統推行後,店舖盜竊上升了122%,平均佔總營業額的3.9%。報告解釋問題的關鍵,是設計上的引人犯罪,不少人覺得由於可以「賴」掃描時的系統故障,因此偷偷掃少幾件,或被抓住時辯說自己是機器白痴疏忽搞錯,令本來誠實的顧客也心癢癢以身試法。大型零售商本欲以此系統減低人事成本,但失竊貨物成本更高,埋單計數得不償失。
無人店引發的人性貪婪問題,有人望能以科技解決。亞馬遜早前在網上發佈的Amazon Go無人商店概念短片,企圖以人工智能和動態感應技術,記錄無人店內顧客所選取的貨品。日本Panasonic也與 Lawson便利店合作,研發自動結帳收銀機技術,希望通過無線方式遠程讀取商品上的電子標籤,以準備掌握選購貨物。
曾經讀過一個商業怪書,叫《我要做生意》,作者程理機是創意鬼才,滿腦子古怪點子,其中一個,叫「Catch me if you can商店」。這店講求顧客與保安系統的角力,顧客想法子把貨品偷離門店,便歸顧客所有,店方講明不作追究;但若被捉到,門店不會報警查辦,但顧客需以兩三倍價錢支付貨物。或許未來科技更進步時,真的有無人店以此為賣點,擺出一個歡迎不誠實的擂台,看看是道高一尺,還是魔高一丈。
回說那位「奶瓶大叔」,12月中在網上宣佈「誠實冰箱」暫停營業,要沉澱一下,引發傳播廣泛報導,也帶出民間對市民質素的討論。誰知「奶瓶大叔」於12月28 號在面書宣布捲土重來,「誠實冰箱」恢復營業。
我不知道商業世界,能否容得下這位有膽識有儍勁的有心人。
但我相信這個世界,是需要更多這類有膽識有儍勁的有心人。
「奶瓶大叔」在重開「誠實冰箱」的帖子上寫道:「後續還必須拿出對策避免傷害再繼續,絕不會對小木偶(即那些不誠實顧客)認輸的!!!!」
我不知道他的對策是什麼,只希望這篇文能讓更多人認識「樹梢上的奶瓶」,以更多人的支持,助「奶瓶大叔」繼續與不誠實打一場硬仗。

(隔周日刊登)

作者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uthor/index/166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