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宗術後死亡 明愛表現最差

30宗術後死亡 明愛表現最差

【本報訊】公立醫院外科手術表現成績表出爐,2015/16年度,明愛醫院在緊急及預約手術均表現最差,屯門醫院則於緊急手術表現出色,但預約手術連續兩年表現遜色,與明愛並列最差。醫管局解釋,屯院緊急手術量多,令預約手術需取消及延期,病人病情或受影響,以致影響手術成效;明愛雙包尾則涉及多方面原因,包括外科病房人手不足等。

院方:深水埗多慢性病老人

醫管局公佈上年度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共涵蓋17間設有外科部門的公院,審視所有大型及超大型手術30日內死亡率,調整病人風險等因素後,計算手術實際與預期死亡比例再作比較。緊急手術方面,明愛表現最差,有22宗術後死亡個案,實際與預期死亡個案比例為1:1.61;即若手術預期有1個人死,實際上有1.61人死亡。最佳表現則為屯院,比例是1:0.67。
預約手術方面,明愛同樣表現包尾,有8宗死亡個案,實際與預期死亡比例為1:1.97;另屯院表現與明愛並列遜色位置,實際死亡個案有10宗,實際與預期死亡個案比例1:1.63。預約手術表現最佳為東華醫院,無術後死亡個案。
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賴寶山表示,屯院緊急手術量多,令不少預約手術被取消及延期,病人病情有機會轉差,影響之後的手術成效。局方又指屯院緊急與預約手術比例1:1,已建議增加緊急手術節數,正擴建手術室大樓,長遠增加手術室數目。
至於明愛緊急及預約手術表現均差,賴指原因多方面,包括外科病房護士人手較其他醫院緊張。報告建議,該院應加強資深醫生支援、加強術後護理及夜巡次數等。
明愛醫院回應指,深水埗區人口持續老化,病人可同時患有多重慢性病,增加術後死亡風險;另該院外科部門一名顧問醫生正值退休前休假,去年部份時間資深醫生人手較緊張;深切治療部(ICU)病床需求殷切,平均入住ICU僅3天,較醫管局總平均日數短,該院已針對問題作改善。屯院則已增聘醫護人手及增加博愛醫院手術節數,減輕該院負擔。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