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姓該怎麼讀? - 馮睎乾

「費」姓該怎麼讀? - 馮睎乾

費明儀逝世,又見人討論「費」的讀音。我考中文科會考時,還要讀《出師表》,什麼「郭攸之、費禕、董允」,至今仍琅琅上口,最記得老師千叮萬囑,「費禕」要讀「秘衣」,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從此認定費姓必須讀「秘」。可惜世事無絕對。導演費穆(費明儀之父),我從未聽過有人讀「秘穆」,費明儀唸自己的姓也讀「廢」。據聞查良鏞知道查姓讀「渣」,但不好意思糾正別人,也隨俗讀「茶」,費明儀也是這樣嗎?其實費姓多源,祖宗不同,讀音也不同。源於外族的,如鮮卑族費連氏、滿族費佳氏(Feigiya Hala),費皆讀「廢」,道理跟歌手費翔讀「廢翔」一樣──費翔原名Kris Phillips,費自然讀Phillips的「F」音。
此外,費姓還可追溯至上古的姬姓和姒姓。古代姓、氏有別,姓紀祖先,氏表子孫所出。「秘」音費氏,或始於春秋魯懿公的孫費庈父,費是庈父食邑,他以邑名為氏,後來僖公把費賜給季友,成為季氏邑(參見《左氏會箋》)。怎知道邑名讀「秘」呢?《左傳》「費伯帥師城郎」,費伯即費庈父,《釋文》於此注音:「費音祕。」據宋代《廣韻》,費指魯邑時,發音為「兵媚切」(幫母至韻),即「秘」。但「費」又見於《廣韻》另一處,發音為「扶沸切」(並母未韻):「費,姓也,夏禹之後,出江夏。」此句其實源於《史記.夏本紀》:「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費氏」。這裏的費國,現代粵音該讀「廢」(古無輕唇音,上古音當然大異),跟魯邑的費不同。《出師表》那位費禕是江夏人,照《廣韻》所述,是夏禹之後,似乎讀「廢衣」才對。以上講法,跟趙明誠《金石錄》卷十七所考類同。
總的來說,費姓讀「秘」,只限姬姓之後,其餘都讀「廢」,以概率論,讀「廢」正確的機會反而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