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年大掃除,執屋都是頭等大事,但往往轉個頭又打回原形重歸混亂。要執得有法,專業執屋達人譚穎橙(阿橙)教路由「斷捨離」入手,收拾同時減少家中不必要的物件,先執衣服及書籍,最後才處理有紀念價值小物,令同等收納空間再次「見使」,「整理好房間,先可以整理好生活。」
受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的《斷捨離》一書啟發,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着」,阿橙去年完成美國家居及物品整理協會(NAPO)課程,成香港區唯一專業會員,並開設「執屋Jupp Uk」專頁接受委託上門執屋。她指執屋一定要包括減物的元素,「所以搵得我執就一定要丟嘢」,並會先諮詢委託人執屋目標以制訂策略。
今次委託人Thomas希望減少房裏的壓迫感,阿橙決定由衣櫃及書台上的吊櫃開始。平日Thomas會將衣物堆在床尾,一打開衣櫃即發現原因,「啲衫亂咁塞,成個櫃冇晒位」。她先將所有衣物取出,再逐件決定去留,「有啲皺到唔會着,有啲直程變黃」,最終「冇得留低」的竟有逾六十件。
先處理低價值雜物
吊櫃塞滿各式雜物。阿橙收拾時發現吊櫃竟是「時間囊」,「遠至小學時畫嘅圖畫、學童身體保健嘅書(手冊)、中學嘅教科書,甚至大個工作重要嘅文件都喺裏面」。一輪去蕪存菁後,吊櫃終再次發揮應有功能,重新擺放書籍及女朋友送的禮物,「望落舒服好多。」
阿橙表示,執屋最花時間是決定「丟定唔丟」,因此要有效率首要由易入難,「一般由低價值嘅做起,好似衫同書咁,最後先處理有紀念品價值嘅嘢好似係相片之類,最緊要係『捨得』」。整理時亦要作有系統分類,將同類物件放在一起,經常要用的放在就手的地方。有需要時亦會留下「功課」給屋主,「可能叫佢定時影張相證明仲有執」。
執屋兩個小時,阿橙從Thomas房間清理出三大袋舊衣物、兩箱廢紙、一大袋膠文件夾及文具等。她指不少東西仍然有用,應捐給慈善機構或回收再造,延續物品的生命。
為客戶執屋每小時收費250元,至今完成20多宗委託的她指,最難忘是一宗未完成的個案,當時有兩母女為方便中風父親出院回家,原計劃清理家中雜物,可惜未開工就接到通知事主父親已離世,「話畀我知,想做就要即做唔好等,若果可以整理好房間,亦都可整理好生活,可能間屋唔亂嘅一早就可以接佢出院。」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