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選特首的理性與感性(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長毛選特首的理性與感性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近日,有報道指,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長毛)考慮參選行政長官。如果是純粹從理性一面去看,我理應是反對長毛參選的。
為何會這樣說?多年來,香港商界最多會拿出來反對真普選的理由,就是「如果普選了一個長毛出來做特首就弊了。」在他們眼中,長毛的聲音就代表了爭取民主人士的嘈吵,長毛的某些舉動(如拉布、擲不危險物品)就代表了爭取民主人士的搗亂行為。現實就是,無論是在選委會層面或在更闊的香港民主發展上,民主派都需要爭取商界支持。何必要提名長毛來嚇走他們?
再者,在經濟議題上,長毛的取態反映了傳統左翼思想。在不少福利及牽涉龐大政府開支的問題上,長毛都偏向主張「大政府」的方案。如果連我或其他不少溫和進步派的人都對他的經濟主張有保留,他又怎能爭取在經濟議題上更保守的香港大眾支持?雖然現在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但理性來說,如果要派民主派人士參選特首,都應該找一個在經濟議題上與主流民意較接近的代表吧。
不過,人不是機器,不是一切都只說理性的。從感性的角度來看,長毛對不少追求民主的市民來說,就好像西九故宮博物院對於林鄭月娥來說一樣,簡直是魅力沒法擋。
無可否認,長毛的經濟、民生政綱對香港普羅大眾來說未必特別吸引。但從政者除了政綱,其人格都十分重要。當然,我們不能亦不應要求從政者是聖人,但他們能同時有點腰骨與親和力可能比起他們有完美的政策組合建議更重要。譬如說,從表面來說,其實梁振英在2012年參選特首時的政綱表面上都還可以,但他上任後的狠毒本性盡露,令政壇永無寧日、社會極度撕裂。
相反,長毛多年來都向社會展示他既有腰骨、亦有親和力的一面。他參與抗爭運動多年,不是那種因一時的政治潮流改變他熟讀的意識形態路線與政策取向、或抗爭手法底線的從政者。我相信不少追求民主的港人還記得,他在雨傘運動前夕在金鐘跪下來呼籲群眾和平堅持,然後呼籲群眾與他一起站起來的那一幕感人場面。同時,長毛雖然表面嘈吵,但他較少會惡言批評與他作風不同的民主同路人,今屆立法會選舉時更為了不影響其他非建制候選人選情而拒絕告急。就算是在建制派內,都有人能在政治層面外與他「有兩句」。
論理性,我絕對沒有理由支持一個多年來令商界不滿,作風與政綱亦在不少範疇上都非主流的人去參選特首。但當這個參選人是長毛時,我感性上對他的景仰簡直是滔滔江水、延綿不絕。所以,如果毛哥決定透過參選小圈子特首挑選過程來「攪局」,請容許我任性一次,支持毛哥。
* 註:以上是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或團體。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