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賀歲 - 邁克

提早賀歲 - 邁克

恕我背,直到最近才發覺原來香港緊隨大中華步伐,賀歲片檔期被移前了大半個月,以往應農曆新年推出的銀幕炮仗,聖誕左右就上市了,慶祝的是耶穌教的元旦。這也沒什麼不好,反正生意一盤,賺的錢幾時都不嫌腥,何況人家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不也放棄了傳統春節,成功追英趕美嗎?既然爆竹禁止燒,灶君送無可送,寫春聯的藝術也漸漸失傳,乾脆連根拔起破舊迎新算數。講開又講,上月底在東京和兩位日本小姐飯聚,鄰桌男男女女一片喧鬧,小Y笑着解釋,看來是辦公室的「忘年會」,不諳底細的我為之側目,以為向來敬老的他們越搞越猖狂,公然提倡同事談罔顧年齡距離的戀愛,但眼尾掃射的結論,咦,與會者幾乎一律三十來歲,不似有「文迪嗒鮮肉」或者「四哥Coco配」的組合呀,研究一輪,發覺自作聰明擺了文化烏龍:這個忘年,是忘掉舊的一年的意思,根本和浪漫想像風馬牛不相及。不過如果我們有樣學樣廢掉陰曆,不妨跟着把團年飯改為忘年宴,飽餐梅菜炆香腸、鮮冬菇燉回鍋肉和嫩豆芽煲老藕湯,倒也阿彌陀佛。
這就更加不明白,大陸官報究竟發什麼神經,打壓狠狠給《長城》、《擺渡人》和《鐵道飛虎》劣評的網絡社交平台,指臭口組「嚴重破壞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把「不少觀眾對賀歲檔國產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國產影片」的責任扣到無辜者頭上。他們難道不知道,賀歲片的特質之一就是爛,歷年來大家逆來順受屢創忍耐力新高,散場出來口誅筆伐怎會影響票房?嗱嗱嗱,上述三部影片不是照樣盤滿缽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