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國與夢 - 楊靜

電影、中國與夢 - 楊靜

用拼音輸入法鍵入「zhangjiajia」,張嘉佳的名字自動彈出來,導演認真紅了。查一下生辰,果然80年代生人。
坐在沙田UA看《擺渡人》,有點當年在九龍塘AMC未關時看《讓子彈飛》的感覺,觀眾會哄堂大笑,但太多段子無人反應,就那麼不聲不響得跳了去,因為那是insider joke,目標聽眾是80後內地觀眾。有影評人說王家衛是在向香港和香港電影致敬,恕我實在無法贊同,自然無厘頭的笑話是劉鎮偉式的,玄之又玄的台詞是王家衛本人,只是沒了杜可風奇酷的攝影,實在品不出來特別的味道;故事結構和《東邪西毒》同出一轍,梁朝偉演了張國榮的角色,更不必說Angelababy擁抱陳奕迅的影子和慕容嫣自摸有多相似。
然而,那些流行金曲、《灌籃高手》、超級馬里奧、街機代幣、人物口頭禪和裝扮等等等等的符號,想要廉價喚起的是導演那代人的青春歲月,就連梁朝偉、金城武還有陳奕迅本人,不也是年少時電視裏才能看見的偶像。如今他們都老了,但扔進來一鍋亂燉,還是實現了導演兒時的夢想:如果香港偶像出現在我的童年,講着酷酷的王家衛式金句……
看到諧星賈玲出力賣胖,我估她是開心的,竟然可以同影帝對戲;但又替梁朝偉不值,爛片演過、普通片演過、拼演技的也演過,成為有口皆碑的影帝,之後呢,還不是得和同樣資深的金城武對着一群失心瘋深沈地笑、癲狂地吼;而陳奕迅則要和鹿晗一脈相傳跳着唱口水歌。
小時希望中國變得和外面一樣好,如今發現不用了,世界已和中國一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