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舊迎乜?(周光暉) - 周光暉

送舊迎乜?(周光暉) - 周光暉

2016年在一片倒數聲中過去了,而2017年亦在燦爛的煙花中來臨。然而,兩年的交接並非在平安夜後繼續寧靜地誕生,而且unfinished business 眾多。
超級大國美國即將卸任的總統奧巴馬聖誕後驅逐35名俄羅斯駐美人員及其家屬,指這些人員在總統選舉向民主黨的希拉莉進行一連串干預行動,包括入侵電腦及電郵系統。這決定可稱為公報黨仇,因為受害者是民主黨及其候選人。那邊廂,將於兩星期後上任的特朗普則叫俄羅斯不要急於採取報復行動,暗示有後着。元旦日,候任白宮發言人亦在網誌宣佈特朗普就職後會馬上行使總統特權簽署一系列行政指令推翻奧巴馬政權的若干決定。我個人預測,驅逐俄羅斯駐美大使館人員極可能是被推翻的決定之一。大家不應忘記,特朗普與普京已互相主動向對方示好,為美俄的未來關係鋪條好路。
回到香港,去年年底多個政府部門已陸續交功課為將在本月18日公佈現任政府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鋪路。其中一項比較突破的是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公佈政府將在區議會的支持下在八區興建及供應55萬骨灰安置位,數目之多給人感覺是幾乎人人有份!可見未來骨灰安置需等候的情況會被解決。這是一個民選區議會及政府合作做實事的好例子。然而,這個突破將會為私營骨灰安置位供應者帶來一定的衝擊,違法經營者就更不用說。不過,公眾利益凌駕於商業利益是不爭的大道理。這條食衞局及區議會合作的成功方程式如可用在解決公屋及居屋嚴重缺乏及需重建的情況就好了。把食衞局、房運局及房屋署的要員來個對調以求效益升值又何妨。行政長官候選人不妨諗諗佢。
雖然施政報告在即,在政府廣告仍然不斷歡迎市民提供意見的前提下,我亦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協助合資格人士首次置業。在覓地建公屋及居屋的逼切課題外,政府可考慮在不影響辣招及不需用公帑的情況下,用財經政策去協助首次置業人士快點達到上樓的願望。現時上樓難的主因除了樓價高昂外是頭寸或按金不足,如政府有政策提高合資格首次置業人士可向銀行借樓價的八成至九成,可使有一定積蓄但未夠頭寸的單身或已婚人士快些上樓。這政策可透過金管局授權銀行向合資格專業人士或有三年入息稅單作評核的在職人士行使,政策除適用於新樓外亦可用於二手樓。此舉可為部份年輕有專業資格及合資格在職人士消消怨氣。
正視及尊重香港獨特的財經制度。歐美金融風暴後,香港引入一連串對銀行及客戶極不合理的監管政策、規例及要求。種種政策都是源於歐美財金系統的問題而頒佈,用於香港的銀行、證券行業及其客戶非常苛刻,監管者及業界的風險管理者的處事態度甚至走火入魔。本人要求的是政府應有方向性的行動去檢討監管過度對經濟引起的負面影響,怨氣及如何去deregulate及廢除外來稅制,如FATCA及自動交換財務賬戶資料(AEOI)的要求。這方面的工作會延伸至下任政府,但本屆政府可有帶頭的導向,而下屆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政綱亦應重點提及他們的思維。《基本法》亦已定下香港的資本主義經濟及低稅政策是不應變的,為甚麼香港的財金監管要搞到歐美般烏煙瘴氣,冇病當有病醫。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