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線近了,我們應當悔改 - 馮睎乾

死線近了,我們應當悔改 - 馮睎乾

希臘神話有頭怪物叫斯芬克司,牠像曾鈺成一樣,最喜歡出謎題,跟曾鈺成不同的是,答不到牠的人都會被殺掉。俄狄浦斯答了最淺的一條,最深的迄今無人能解,死得人多,據說是問:今天的事,人為什麼留待明天做?
拖延症是千古難題,不同時代的人都渴望破解。韓非子說,「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所謂「心緩」即拖延症,董安于的對策是佩帶弓弦,警惕自己要快。韓非子沒說是否奏效,但法律肯定不容許你「佩槍以自急」。拖延達人Tim Urban在網誌寫了多篇關於拖延的文章,亦以此為題做Ted演講。他認為普通人大腦由「理性決策者」掌舵,一切按部就班;但拖延症患者的腦裏卻多了一隻「及時行樂猴」,是牠大鬧天宮,令你計劃落空。善用拖延的人如我,雖不能令猴子用打字機打出《哈姆雷特》,偶然也可讓牠打幾首疑似現代詩;若你不是詩人,就需要五指山來鎮住牠了。
這五隻手指分別代表克服拖延的五大重點。一,計畫的事不要多,如果有一件事,皇天擊殺也非做不可,那就做罷,否則乾脆不用想。二,以律師的縝密思維來定義目標,例如不要空泛地說「今年學拉丁文」(我知你唔會),應該說:「年尾要熟記五千個生字、掌握基本動、名詞變化。」三,化繁為簡,把年終大目標切割為十二個簡易階段,各階段再細分為四個每周可完成的小步驟。四,向全世界宣布你想做的事,或找幾個毒舌的豬朋狗友監督你,萬一跟不上進度,任他們盡情奚落你。五,自訂一條不遵守便會有災難性後果的死線,務求把猴子嚇死。
達不到工作的死線,是災難;看不見人生的死線,是悲劇。我們最終沒有成為自己渴望的人,往往因為忘記了這麼遠那麼近的死期。或許斯芬克司的謎題,只能用猶太智者的話作答:「若非現在,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