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白票的智慧(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不投白票的智慧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今次選委選舉的結果向民主派發出清楚訊息,就是不希望民主派選委投白票,並用選票為香港民主發展帶來實質進展。民主派現在還未決定會否派人出選,但共識似乎是即使有民主派候選人,也不一定會投票給他,因民主派候選人是沒可能當選的,大家不希望浪費選票所帶的政治能量。
不投白票,又不投票給民主派候選人,並希望可以換來民主的實質進展,如何投這一票就需要極高智慧,也是當前民主派選委的挑戰。但要做到,也可以是很簡單的,就是民主派選委要準備與建制派的某一些候選人做政治交易。若這候選人承諾在任內能為香港民主發展帶來實質進展,如他是可信的,就可以投票支持他。其實不少民主派選委已準備這樣做,但大家都還是猶抱琵琶半遮臉。
這可能是經過2010年政改民主黨入中聯辦後的經驗,怕被激進群體攻擊而含含糊糊。當然民主原教旨主義者或政治潔癖者會把任何政治交易視為違背原則,甚至會指摘出賣民主理想。有一些建制派也會說這是「不道德的政治交易」,但可笑他們竟如此無知,選舉的本質就是政治交易。今次與2010年的情況很不同,民主派選委得到民主授權(起碼是他們的選民),可以名正言順地與候選人進行政治交易。且經歷過去幾年的政治爭拗,更多人明白必須有策略地運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政治資源,讓香港民主運動能有實質進展。

政治交易換實質民主進展

從去年9月立法會選舉看,不少選民已明白不投白票的智慧,那就是策略投票。策略投票不是選最好的,而是揀在符合最基本要求下可取得最多的選擇。策略投票或做政治交易不是「造王」,也不是CBA(chose best alternative),因重點不在於誰來做特首,而是看能否透過手上的選票換來香港民主的實質進展。
現在選委會,估計可分為西環板塊、商界板塊及民主派板塊。若西環板塊已手握601票,那任何政治交易也不會發生,因西環可直接決定誰來當特首。不過以中共的本質,要求的安全系數是極高,且投票是以暗票方式進行,即使他們手握601票,也可能與商界板塊做政治交易,但不需要民主派的票,故民主派板塊也無交易可做,民主派選委最後也只能投白票。
但如果西環未能掌控601票,商界板塊與民主派板塊加起來可以影響大局,做政治交易的可能性就存在。當然不是所有候選人都可與民主派板塊做交易,也要看看這人的過去紀錄判斷是否可信。若不,那也無交易可做了。
但即使那人是可信的,也要明白這交易必須是這人有能力履行得到的。民主派選委若要求撤回831決定,大家也知道無論是哪一個候選人承諾了也都沒權這樣做。因此,要做政治交易,是需要想方法決定 : 甚麼是最基本的要求?甚麼是可接受的建議?誰來開盤?如何開盤?怎樣才能讓民主派板塊共同決定是否接受交易?如何向支持者交代?這些都不容易取得共識。
當然要與商界板塊做政治交易,就要準備承受民主原教旨主義者或政治潔癖者的攻擊,也要準備反被商界板塊利用來與西環板塊討價還價,最後也不能取得甚麼實質成果。但在未來幾個月,政情變幻莫測,只要真誠地守着最基本的原則,以務實的態度去好好利用手上的政治資本,若能把握時機,在不投白票下為香港民主取得實質進展,機會雖小但還是有的。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