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約交收 「買家」利是封呃貨主

網購約交收 「買家」利是封呃貨主

【本報訊】網上購物騙案手法層出不窮,警方近月發現有騙徒在當面交收貨品時,訛稱貨款藏於利是封或信封內,趁貨主拆開利是封驗收款項時,騙徒立即奪貨逃之夭夭,其中港鐵站是犯案熱點之一,警方提醒網購市民在交收貨品時,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港鐵站犯案熱點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黃覺陞表示,警方去年首三個季度共接獲945宗網上購物騙案,比較前年同期的1,053宗下跌一成,涉及損失金額約1,207萬元,與前年同期差不多。
不過,警方近月發現有騙徒相約貨主當面交易時,訛稱貨款收藏於利是封或信封內,「騙徒會趁貨主拆開利是封或信封驗收款項嗰陣,即刻搶走貨品逃之夭夭」,被騙的貨品包括智能電話及首飾等。港鐵站是犯案熱點之一,「因為唔少人都會揀港鐵站當面交收,通常一個唔出閘,一個喺閘出面,騙徒容易啲走甩」。
警方相信這類欺詐手法明顯增加,與越來越多當面交收貨品有關,黃覺陞說:「以往間唔中都會出現呢類手法,唔常見,但越嚟越多人要求當面交收,近期明顯多咗呢類手法。」他提醒貨主當面交易時,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另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戴子斌表示,近月警方發現不法分子以惡意程式,藉智能手機下載流動應用程式時,誘騙事主提供姓名、出生日期、信用卡號碼及密碼等個人資料。
戴子斌指,改裝過的手機容易遭惡意程式入侵,呼籲市民不要使用改裝過的手機,以及在官方認可的網上商店下載流動應用程式,並避免提供信用卡資料,「一般apps下載嗰陣,唔會要客戶提供信用卡等個人資料」。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