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西東蘭縣位於桂西北,紅水河中游,距離省會南寧市300公里,全縣5個鎮,18個鄉,人口約29萬,85%為壯族,最多人姓韋。東蘭縣近年因頻出賊匪被視為「飛天蠄蟧」之鄉,但在戰爭年代卻是人才輩出,曾出過5名中共將軍,令人慨嘆。
發起右江革命
早於1929年,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曾領導廣西右江地區的革命軍和農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右江工農民主政府,這場右江革命,東蘭縣正是根據地之一,鄧、張、韋三人雖無拋頭顱,但灑下熱血。由百色起義開始到長征、抗日戰爭以至國共內戰,東蘭子弟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中共建政後,當中5人授將軍銜,包括已故韋國清上將、韋傑中將、覃健中將、韋祖珍少將及覃士冕少將,故東蘭亦有將軍之鄉的稱號。
東蘭全縣有171個姓氏,百家姓中韋姓雖在全國僅排122,但在東蘭則是排首位。東蘭縣交通不便加上耕地少,大部份村民都外出打工,鄉民大都教育程度低,年輕力壯村民紛紛離鄉別井從事體力勞動,部份更誤入歧途,婦孺留守家中,因此東蘭也是廣西的留守之鄉。
■記者龔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