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最醜怪的新聞,不會不是港女三人台北旅行團廁所偷食這一宗 ──生性優雅的你請勿誤會,所謂偷食,並非如《再世紅梅記》李慧娘所講,「我所嫁者乃是蒼蒼白髮,我所偷者乃是翩翩少年」的偷,風流縱使往下流也比較上流,而是在日式海鮮市場把生蠔鮑魚運進洗手間,關起門來名副其實祭五臟廟。眾所周知,這些公共衛生空間的設立,為的主要是芸芸眾生大解小解,性急的男女偶爾借作陽台,模仿《天使愛美麗》轟烈的就地打真軍,稍有潔癖的用家聽見已經皺眉,生怕一個不小心坐上加料廁板搞到無端端懷孕,三位小姐居然躲進去若無其事開餐,簡直完全超乎常人想像。俗語不是說「吃飯的地方不拉屎」嗎,調轉嚟講,拉屎的地方不應該吃飯也是常識吧,家陣啲後生女點解豪放到咁,而且如無猜錯,生吞活剝那批贓物必須落手落腳,你話幾咁牙煙,就算清潔阿嬸將地方打掃得窗明几淨,一點異味也沒有,對住屎坑怎麼可能有胃口呀?
我個人最意外的,是鮑魚這種娘到唔恨的師奶補品,四十歲以下的女子竟照偷如也,真是太唔潮了,失手事小失節事大,打扮得再入時都有陣撲鼻的大媽味,以後點出嚟行啊?肯定是擇貴而噬的心態,不偷白不偷,喜不喜歡食尚在其次,幸好此類市場泰半不賣花膠,否則她們大概會捧一袋鑑生吞。所以網絡口痕友質疑這三條友不是正宗港女,而是上岸不久的新移民,我持相反意見:類似的慌死蝕底性格,自助餐廳老早就暴露無遺,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見識過,誠為港女胎記,錯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