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停滯 - 左丁山

20年停滯 - 左丁山

一年容易過,2016年眨吓眼就成為歷史,今日係2017年嘅元旦日,謹祝各位讀者新年新願望全不落空,要健康得健康,要發財可發財。
年輕時,覺得時間過得好慢,20年就係一生一世。1977年之時,左丁山年青力壯,自覺前途無限,因負責研究部兩年,曾屢次被美國上司詢問:「1997問題會點樣解決?」嗰陣時往往一笑置之:「唔駛煩,還有20年,幾時先到呀,實冇事嘅。」1977到1997,似乎真係過好耐都未到,其間左丁山換咗八次老闆,做過八間公司,最後自己成為「自由職業顧問」,20年過得好刺激。點知由97到2017,同樣係20年,話咁快就過咗,寫「GG細語」寫咗20年,職業、生活、朋友與1997年之前比較,幾乎未變過。古語有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以前當呢句古語係廢話,今日先至真正領略其中奧妙,可惜為時已晚。
人生頂多只有三個20年可以全力工作(邵逸夫、李嘉誠、畢菲特係特殊例外),1997至2017呢20年,左丁山之流係浪費晒,同一時間,就見到馬雲、馬化騰以及大量中國富豪崛起,香港就未見到有新李嘉誠、新潘迪生、新邢李㷧、新黎智英、新王家衛、新周潤發、新張學友、新董啟章、新謝清海、新任志剛或新陳德霖、新鄭海泉、新劉兆佳出現,香港究竟發生了甚麼事?1997之後,難道香港已進入了一個停滯期(stagnant period),只係得樓價不斷有突破?
20年來進步最快嘅,當然係科網技術。1995年莫乃光在于品海吳崇文支持下,在明報工業大廈建立香港第一個互聯網站(HK Net),左丁山去參觀,聽極都唔明,唔知莫乃光講乜。1997年,行街鄭帶廣州商人到左丁山公司介紹互聯網,廣州商人認為不可思議。一陣旋風過後,中國已成為互聯網大國,香港瞠乎其後,雖然人人有一至兩部手機與平板電腦,但本港並未出現過一位科網大亨能在世界上受重視,希望在不久將來會有啦。
回歸20年,香港與其他亞洲地區相比,各方面發展都比人地追上或追過(特別係南韓,但南韓模式正陷入危機),可能係20年來大家多咗搞政治之故。基本法下之政制,有先天性缺陷,注定行政立法兩者不會和諧,功能組別與比例代表制令立法工作慢如蝸牛上樹,但我地普通市民唔理會、唔關心政治亦唔得,因為重權謀輕民主之人執政,逐漸窒息民主自由,實行溫水煮蛙,煮熟香港;如果批評香港進步慢,依然故我嘅話,歸咎於政治,唔會錯得去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