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有一張香港新年願望清單的話,每年歲末檢視一次,二十年了,列表愈來愈長,沒有一件做得出來且讓人滿意,原來以為目標簡單清晰的民主回歸,落實一國兩制,不單已成笑話,逐年新加上去的,民生民主種種,每項都令人扼腕。
香港人對未來的實質期望史上新低,民氣只是有氣沒力的反彈。兩年前的黃傘,勉強轉化成選舉的票數,以為贏了一些,實質分裂更深,民主黨和公民黨聲稱成功換代換人,只夠保住一班老中產,仍揹住它民主回歸的包袱,其實與新一代是漸行漸遠。碎片化後初生的本土自決和港獨,雁落星沉,在議會糾纏才那麼幾個月,未被清洗掉的,聲聲無力感都出來了。梁特下台固是一大喜,社會與公共行政被撕裂了的各處,要癒合何其之難,更不知何來有癒合的心和力。
西九發展是香港回歸的縮影。蹉跎快二十年,政策拖拉,阿爺的意思一下來,解釋變掩飾,黑箱愈描愈黑,說好了的表演場地固然消失,文學界一力要爭取的文學館更不用說,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從任白金庸到Beyond梅艷芳張國榮,凡值得立館的,都不會合得上只知迎上唯上的官差們的慧眼。
外地遊客和香港人要的,不是從那來的一個分一個支,而是一個有香港血肉和生命力的文化西九。故宮收藏當然是好,但西九之所以值得大家周張這許多年,在於香港文化理念之建構,捨本逐末的話,何不一早推出故宮、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之類的分館,何須搞出一個二十年?
除了一大班官差和建制共粉,還有一眾大中華膠,凡聽到有中國文化國寶之類標籤的,例必雙眼發青光。中共挾持篡奪中華文化的資產和話語,隨意祭出來號令天下,要大家跟着他轉,明顯不過,它只偶爾拿這幾招出來煽撥一下,已夠香港內鬥一輪,迫得膠的更膠,求自決的也更堅決。
鬥爭是黨的路線,回歸以來一直全方向開動,梁特和西環張主任或有過猶不及,要責也只責做得不夠精,不夠高明,以中共說法是冒進。中共壓下來的任務,為政者一個個前仆後繼只知以高壓和假話施政,梁林等一丘之貉,可想見早晚同樣慘淡收場,只是兔死狐不悲,是中共政治另一個必然。
過去19年大家一直在等,等中共落實雙普選承諾,等梁特被勸退,等誰誰被開綠燈,等西環被整治……2017將至,好些朋友經歷了這兩三年的大亂和撕裂,期望香港社會言歸於好,隱隱然和諧這主旋律也馬上要起奏了,唯是絕望真相大家既已洞悉,這個願望大概也一如之前積壓下來的其他,施政各樣即使勉強做了些甚麼出來,只怕都是逢迎折衷的四不像,不會是大家想要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