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懷舊,聖誕前WhatsApp幾個群組不斷互傳幾十年前嘅聖誕大餐餐單,譬如有一間位於彌敦道485號,電話63610嘅銀宮餐廳聖誕大餐:
(一)什果咯嗲,(二)燕窩雞茸湯,(三)石班吉列,(四)燒火雞、火腿,(五)焗意粉區加甸,(六)聖誕布甸,(七)合時生果,(八)咖啡或茶。由聖誕前夕六時起至廿五日全日供應,每客五元。
一眾校友朋友看了,紛紛追查年份,最後有人指出係1960年左右,當大家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再問:有冇人食過呀?一個都冇,相信最主要原因係大家屋企都窮,根本冇資格食。1961年嘅五元,係甚麼概念,一時諗唔清,只記得1967年中文大學學費係每個月80大元,好多同學要兼職補習先至搵到學費,在新亞canteen吃一碟牛河好似係七毫子。以學費比例推算,今天之大學學費係每年42500元,以12個月計,每月係3542元,16分之一就係221元,如果今日有上述聖誕大餐賣221元,相信必定吸引顧客在門口大排長龍,但不可不知,大學學費已有20年冇加過咯。
建築邦在聖誕日行經史丹利街太平館,特登望吓有冇聖誕大餐,果然有噃,拍低餐單如下:(一)燒火雞火腿、伴濃肉汁配沙律,(二)南瓜燕窩雞茸湯或周打魚湯,(三)招牌瑞士雞翼(2隻)或岑味牛脷或香煎蟹餅配千島汁,(四)主菜任揀一款,燒乳鴿448元;䱽魚拼石班478元;安格斯肉眼扒468元。(五)甜品,(六)橙汁或茶或即磨咖啡
太平館的聖誕大餐(以468元計)與平時該館的餐價計,算是克己,468元是5元的93.6倍,以食物價計算通脹,十分驚人,但相比56年來的樓價升幅,仍遠遠有所不及。至於個人薪酬嘛,1960年代中的中學畢業生如有幸考到政府初級文書一職,月薪好似係380元,今天有沒有30000元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聖誕大餐這個故事有甚麼教訓?即時諗到嘅,就是退休儲蓄與投資必須以抵抗通脹為主要目標,退休後把所有退休金放入債券基金名為保本,但一定難升值,特別係當前利率相等於零嘅時候,咁即係搵自己笨,可能二十年後吃聖誕大餐也吃不起。今天六十歲退休的人,估計可活到九十歲或以上,除非是億萬富豪,一般中產拿着一筆退休金,非小心策劃,投資一些長期穩定收入而又抗通脹的證券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