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冬季流感高𥧌期,要預防中招,就要從飲食、生活習慣着手擊退流感。中醫師表示,平日少運動、飲食失節制的都市人,會因經絡循行差減低抗病能力,成為患上流感高危族,建議都市人可飲用預防流感的湯水或食療、自製抗流感香囊及按壓保健穴位,有助預防流感。
記者:梁麗兒
註冊中醫師陳敏表示,體虛或抵抗力差的人特別容易患流感,除了長者及幼兒外,生活及飲食較差的都市人都可以是高危族。因為缺乏運動、飲食失節制如愛吃肥甘厚味食物,即煎炸油膩食物、糯米飯、打邊爐等,都會令經絡循行減慢,影響抗病力。另外,經常捱夜、睡眠不足及太疲勞,容易令人虛火上升,也會削弱抗病力,增加患流感風險。
中醫認為當人體感受病邪,便會引發頭痛、鼻塞、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及骨痛等感冒症狀,當很多人出現此情況,即所謂流感。冬天感冒的證型主要為風寒型、體虛型如氣虛感冒或陰虛感冒。陳指,臨床上教師、司機、辦公室上班族及空姐都是常見患流感的職業,可能與工作要接觸很多人,或工作間環境擠迫,空氣不流通等有關。經常患流感及復發,長遠有可能演變成其他疾病,如鼻敏感、氣管敏感咳嗽等,不容忽視。
陳推介市民可在家用紫蘇葉、板藍根、荊芥等中藥,煲「預防流感湯」飲用,其中荊芥可疏風解表、板藍根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每星期服用1至2次。日常則可多吃正氣、生津及水份多的食材,有助提高抵抗力,例如蘋果、番茄、蓮藕、甘蔗、馬蹄等。其中生蓮藕可打汁飲用,又可用作煮餸或滾湯,但切忌煲老火湯,因為會改變了其性味,失去生津效果。另外,葱白及蒜則可辛發解表,有助紓緩初起感冒症狀。
蘋果番茄入饌增抵抗力
用中藥自製「抗流感香囊」亦有防疫功效,包括艾葉、薄荷、廣藿香、乳香等中藥,有芳香辟穢、解表化濕及抗菌消毒功效。陳建議可放室內使用,另可自製小香囊隨身攜帶,香囊中的中藥材建議每半個月更換1次。按摩穴位包括印堂、迎香及合谷都有保健及紓緩感冒症狀的效用。
陳指,中醫認為「身體唔夠水容易上火、受病邪入侵」,故平日宜多飲溫水,過時過節亦要少吃肥膩煎炸食物,生冷飲食包括凍飲、沙律及壽司等,都會損害身體陽氣,要盡量避免。容易有感冒人士冬天打邊爐宜揀有馬蹄、番茄、芫荽湯底,少揀沙嗲或麻辣湯。若已患上感冒,飲食宜清淡及戒口,切忌打邊爐。
今個冬季天氣反覆,不少人穿衣也無所適從,陳指,着得太多或太少都會增加患感冒風險,不慎「焗親」出汗,若無抹乾會受涼,建議出汗後盡快抹乾身體。另外,頸背有「肺俞」、「大椎」等穴位,受涼易患感冒,胸前則有「天突」穴位,受涼會易咳嗽,建議冬天要做好頸背保暖,隨身帶備頸巾,若女士要穿短裙最好穿着保暖襪褲或leggings。
紓緩流感穴位按摩
註:建議每天輕揉2至3分鐘,有痠脹感覺代表按中穴位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陳敏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