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滑翔傘義載 堅離地夢想達成

【專題籽】滑翔傘義載 堅離地夢想達成

【專題籽:胚芽故事】
Iris(陳蔚斯)十年前患小腦萎縮症,骨關節鬆軟肌肉無力,舉筷都要休息幾次;身高100cm體重23.5kg的美儀(郭美儀)患先天性脊椎骨骺發育不全,從小坐輪椅從沒上過香港高山。早前,滑翔傘教練傑Sir(袁偉傑)與四十個壯男義工,帶她們到馬鞍山昂平,第一次上山,第一次衝向西貢海岸線,完成她們玩滑翔傘雙腳堅離地的夢想。

除汽車可直達的水塘或郊野公園,美儀從沒上過高山,沒從高處看過香港郊野之美,「我想與其他人一樣,上山感受風景。」Iris從電視得知傑Sir載過傷健人士上天,立即打電郵想請傑Sir幫她圓夢,滑鼠卻停在Send掣上豫疑了四、五小時:「覺得機會好微,但又好想試試,最後閉上眼按掣。」語氣盡是「好彩我按了」的興奮。

(左起)美儀、阿鐵、嘉儀,成就全港首次三人滑翔傘!

山友仗義幫忙 壯丁輪流抱大BB

上昂平的路不難走,幾個壯男輪流抱大BB般抱美儀上山就成了,但Iris就麻煩得多了,由於她骨關節無力,要是義工們步伐不一致,躺在擔架上的她會搖到頭暈,兩排壯男抬着Iris平排走,腳在又滑又跣的石級邊行,好驚險。在休息處有人大喝一聲:「換人!」第二批壯男即時湧上,一個小時走來,路上偶遇的山友都自動幫忙抬一段。Iris:「他們都好好,我一直聽着他們氣喘,他們卻沿路問我辛不辛苦,我很感動。」傑Sir:「要是我一開始就知道你身體軟得這麼厲害,就不應承你了!」Iris忙答:「就是因為要把握現在,遲些身體狀況更差更甚麼都做不了。」美儀能去的地方不多,但她從不為自己劃地為限,這次活動她沒告訴爸媽:「怕他們不了解,就會擔心,我玩完,會給他們看好開心的片段,告訴他們你的女兒很勇敢,以後要面對的所有事情,都不用擔心。」美儀身形太小、太輕,一般滑翔傘的成人客座對她而言太寬鬆,傑Sir特意訂購給嬰兒或小童用的滑翔傘客座。由於與另一滑翔傘愛好者阿鐵(任智偉)同乘一人傘過重,乘雙人傘又太輕飄飄,最後是加上同是滑翔傘愛好者的嘉儀(劉嘉儀),變成香港首次三人同乘雙人傘:「三個人一齊飛,可謂香港首次呀。」

義工們要平平穩穩抬Iris上山,平時簡單的山路顯得特別崎嶇。

Iris把握現在,怕將來身體更差,完成不了一飛沖天的夢想。

美儀好友Mui(左,鄧楚雅)雖畏高,也偷偷乘滑翔傘到集合地從天而降,給美儀驚喜。

滑翔傘起飛 拍攝風景照傳給男友

Iris不能自己跑出斜坡,六個義工讓她以躺着的姿勢,抱着她跟傑Sir一起衝出斜坡,背後藍白色滑翔傘隨風撐起,呼一聲乘風而起,兩個義工笑着跌成滾地葫蘆,整個山坡的人歡呼拍掌,好熱血好感動。十分鐘,Iris乘風由昂平飛上大金鐘,看山頂上的人追着她揮手拍手,「天空中感覺好冷,不過好難忘呢,最好是可以全離地,手手腳腳搖呀搖,看到西貢風景。」她有一個同患肌肉萎縮症的男朋友,病況更嚴重,連推輪椅到海灘、到郊野甚至抬頭看Iris從天而降都困難。於是,Iris不停舉機,拍山頂、拍天、拍海、拍西貢諸島,一直傳給男友看,Iris說:「大家帶我看世界,我又把這些風景帶給其他病友看。」
七月時,我們訪問了阿鐵、嘉儀及傑Sir成立的「鐵+2航空公司」,只要你多做好事,他們就送你單人頭等票,載你滑翔一次。傑Sir已經是第三次義載輪椅人士:「其實我出的力不多,因為我怎樣都喜歡玩,載多一個人只是舉手之勞。」這活動其實籌辦了大半年,不是風向不對,就是幾位教練有工作、打風或下雨,不過每次在面書上號召,開車的、安排的、抬人的、抬工具的,次次都有三四十位義工來幫忙,到現在十二月,終於成行。
傑Sir說,其實外國有很多讓傷健人士體驗戶外活動的配套,「香港玩滑翔傘的地點都沒交通可達,要讓她們上山,只有這樣找人抬。」他藉此向香港政府反映,即使不能建馬路,也可以在一些郊野景區設鐵軌等設施,用來運貨,好讓輪椅人士感受到香港山水之美。

義工為Iris(左)找來救傷隊用的專用椅,而美儀則坐在傑Sir特意為她訂購的小童座椅裏。

每次有活動,傑Sir在面書一號召,這叠馬的畫面就出現。

得義工之助,傷健人士終可一試滑翔傘滋味,堅離地的感覺實在暢快。

記者:陳慧敏
攝影:陳健邦、梁志永
編輯:陳漢榮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