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雖好卻非郎 - 古德明

洋人雖好卻非郎 - 古德明

一群非洲及東南亞騙子,自稱是英、美工程師、軍官、跨國公司要員等,施網上交友計,贏得香港七十三名女郎傾慕之外,還教她們自願獻上五千八百萬元。這群「英、美俊彥」,日前終於在馬來西亞一網成擒。
清朝康熙年間,汪應銓高中狀元,欲買小妾。有位陸小姐,乃碧玉小家女,常讀戲曲,見劇中狀元一律儀容俊美,欣然願嫁。結婚之夜,才看見這位狀元「年已四十餘,面麻身長,腰腹十圍(腰粗腹大)」;汪應銓更因喜筵之上,多喝了酒,晚上嘔吐,污枕穢衾。陸小姐悔恨不已,當晚就懸梁自盡。時人有詩歎曰:「國色太嬌難作婿,狀元雖好卻非郎。」可憐那陸小姐不知道,狀元不都是任劍輝模樣(《隨園詩話》卷三)。
而任劍輝式瀟灑書生,今天也不吃香了。新中國女郎,大多心儀碧眼黃髮兒,有「高尚」職業者,更是最愜意東牀之選,「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這心理,那群非洲及東南亞騙子,實在把握得非常準確,否則香港彈丸之地,怎麼就有七十多位女郎,連對方廬山真面都未曾一見,就以心相許,以金相贈。假如三百年前那位陸小姐之死,是舊中國盲婚的怨曲,那麼,今天的「英、美俊彥」故事,就是另一首民族悲歌,歌詞是什麼,應該不用我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