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交換禮物是常識吧。但是一拆,總會收到幾件「極品」。水杯、文具、擺設就名列「最不想收三甲」。早前英國網站lastminute.com做了項研究,數據顯示,近六成人收到不合用的聖誕禮物,會直接丟進垃圾桶,造成高達約500億港元的耗費。然而你有沒想過,這些你們眼中的「廢物」,除了丟掉,還可以捐。
記者在街頭訪問數十位市民,黃先生指,在收到不合用的禮物時,會在下次交換禮物再拿出來重抽,令禮物「世代相傳」,李小姐甚至表示,會直接丟掉。大部份市民均指樂意捐出去,但苦無途徑。雖然近年接受舊物捐贈的平台愈來愈多,但是就不是所有舊物都收,水杯、毛公仔、裝飾品就更加免問。
曙光計劃成立至今9年,一直以「環保扶貧」宗旨助人。曙光計劃主席何峻維先生指,「從來不會拒絕市民捐贈的物品。」,本着環保精神,深信所有物品都會有用。他會將回收的物資分類,有的會放在轄下的社區二手店,以市價一折出售,部份較殘舊的則會免費給街坊拿走;有的會寄出海外山區轉贈給更有需要的人。何生表示,每次節日完結後都會收到大量裝飾擺設,他會放在倉庫留待明年出售。現時臨近新年,上年回收的新年飾品,已經重新放回店面了。
今年聖誕節曙光計劃在韶關舉辦了送暖活動。除了食物和衣服,他們還帶了市民捐贈的聖誕「廢物」一同前往,讓村民都感受一下聖誕氣氛。同行義工張家晞(Yanson)指,村民完全不認識聖誕節,跟香港很不一樣,今次計劃令他們知道甚麼是聖誕節。雖然帶去送給他們的,都是一些香港人眼中最不受歡迎的禮物,但千里送鵝毛,物輕情意重,即使他們收到的只是一個杯、一隻毛公仔,都一樣開心知足,更有小朋友特意親手畫上感謝卡送給何生。雖然物質上他們不比城市人豐富,但是送禮物最重要都是一番心意,無論收甚麼都一樣開心。
記者:劉芷晞
攝影:劉永發
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