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屆特首的路綫 - 馮睎乾

下屆特首的路綫 - 馮睎乾

梁振英被「DQ」前,時評家嘗試從各路太監的流言蜚語,揣摩皇上心思,大都言之鑿鑿,說六八九連任在望。後來「大熱」倒灶,他們就像棋評員看見AlphaGo「神之一着」,當場目瞪口呆,但苦思一輪,竟又給他們看出這手棋如何深謀遠慮,由國際戰略到梁氏Plan B,統統手到拿來,講得頭頭是道,彷彿一切理所當然。無論是老懵董高調的熊抱,抑或鬍鬚曾未批的請辭,時評家都能從中猜出真命天子,使我想起古希臘太陽神廟的祭司,有本事從灰燼的形態看見未來。
分析事態發展,不妨回到最初的問題:梁振英為什麼被勸退?我頭腦比較簡單,寧願相信最顯而易見的理由:唔夠票。成年人世界少講理想,多談數字,中央領導人不是天真無邪的BB,唔夠票就係唔夠票,況且梁振英不是習近平契仔,民望又低過潛水艇,橫看豎看是中共負資產,有什麼「路綫」需要他獨家代理,令中央不惜一切挺他呢?中央拉他下馬,不叫願賭服輸,只是棄卒保帥。
薯片辭職遲遲未批,有人認定是紅燈訊號,因為中央屬意的人是奶媽。如果真是這樣,欽差大臣勸退梁振英前,應該先向林鄭通風報信,讓她調兵遣將,奪取先機,決不會比我們此等路人甲只早一天收到風罷?全香港皆知葉劉、薯片有問鼎之心,中央難道不知?若林鄭是Plan B,怎能如此佈局?單看如今局面,「中央決定論」以及一切由此衍生的陰謀論,我認為都像「共濟會控制世界論」一樣荒唐。大家不妨回一回帶:二零一二年梁振英當選的關鍵是什麼呢?是民意大逆轉。事實很明顯,北京一直願意有條件地順應香港民意,而那條件自然是:當選者必須是中央可接納的人。因此任何人做特首,路綫都是同一條鋼綫,分別只是誰的平衡力較好,誰能夠走到最後。從這角度看,香港民意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