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告別 明舉行開放日饗食客水滾茶靚80年 信興結業茶未涼

今告別 明舉行開放日饗食客
水滾茶靚80年 信興結業茶未涼

【本報訊】香港舊式酒樓買少見少,有80年歷史的信興酒樓今亦告別深水埗,明日以開放日形式光榮結業。消息一傳出,連日來吸引新茶客打卡道別,大嘆舊式茶樓裝潢絕無僅有,但當與舊茶客閒聊,十居其九都說信興留得住他們,是因為茶。酒樓樓上,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私人茶倉。經營酒樓的羅氏家族以功夫茶起家,茶等同信興酒樓的招牌,是最重視亦最執着的一環,「食係其次,茶一定要靚,以茶吸引人到,自然會試其他食物」。
記者︰梁佩珊

羅氏家族強調光榮結業,酒樓是在最好的時光落幕。酒樓落幕,但原來煲茶的水爐從不落幕,數十年來長期不關掣,因為酒樓最重視的是茶。信興酒樓的熟客,長期光顧是為了飲茶多過為了食物。

點心懷舊,茶有茶味,信興結業,茶客皆說不捨。李家皓攝

70年代「信興樓」外仍未見現時的深水埗排檔。信興酒樓提供圖片

昔日信興樓有吧枱陳列各種酒品,準備銜接「信興酒樓」年代。信興酒樓提供圖片

自設茶倉 每日親自溝

飲茶,最重要的是茶。大多數人只以點心評論一間酒樓的好壞,但懂得飲茶的人,是以茶評論酒樓。現時不少酒樓的茶葉是預先包裝,但信興酒樓仍堅持每日在茶倉親自溝茶。有些酒樓的茶葉沖兩次已淡而無味,但信興酒樓要求最少能夠沖四次,最後一次要淡而回甘。
信興酒樓第三代接班人細羅先生說,酒樓以茶為先,茶葉要有質素,但信興酒樓的茶位只需8元,比不少酒樓便宜,「有一年茶店師傅搵我阿爸傾偈,問點解要入呢種貴茶葉,因為做呢一行唔應該入咁貴嘅茶葉,阿爸話,我要茶靚,我要求高,客人先會飲我杯茶,飲我杯茶就會試其他嘢」,第二代傳人大羅先生要求做生意要貴買粗用,亦成為羅家經營酒樓的指標。
信興酒樓只有一層,每日卻用約24斤茶葉,茶倉現場的茶葉多達3座小山,但只能應付7至10日的茶客,可以想像茶葉需求之多。每日酒樓的繁忙時段一過,第四代少東羅梓洋會到茶倉溝茶,羅少東拿起茶鏟溝茶,茶葉的粉末散佈每一個角落,攝記的鏡頭亦滿佈茶粉。
歷來甚少人能夠走入的信興私人茶倉,散發濃烈的普洱味,自50年代起未曾裝修,甫入茶倉,大門已屬罕有文物,門的中央連接原始的圓形門鈴,拉一拉按鈕,門鈴響起懷舊的「鈴鈴」聲。茶倉於50年代前是書塾,大門側仍見「校訓」兩個大字刻在牆上,牆上的電掣仍是3個圓洞,而非現時英式的3個長方洞。至70年代,茶倉一度改建為籠屋,天花板仍可見住客畫下的公仔。
年僅28歲的羅少東自小在美國讀書工作,回流香港僅8個月,卻已掌握不少傳統的中國茶知識。他說只能邊學邊做,除了向父輩學師,更從茶客身上偷師,「每一個茶客都識得多過我,我有次篩走所有茶葉碎,茶客話唔夠味,我先知茶葉碎有作用」。

有80年歷史的信興酒樓今最後營業,明日以開放日形式光榮結業。李家皓攝

信興堅持每日在自設茶倉親自溝茶。

100℃靚滾水講求3步驟

v羅少東指,其祖父輩說過賣茶葉一定會賺得比茶位多,但飲茶除了茶葉好,更講求氣氛,「唔能夠話每個人都鍾意飲茶,唔能夠話每個人飲完都覺得好靚,但只有真正鍾意飲茶嘅人先會嚟我哋酒樓,因為佢哋想飲茶」。
正所謂水滾茶靚,沖茶除了茶葉外,水是另一重要元素,酒樓數十年來不關水爐,因為要隨時煲水沖茶。細羅先生指一般水煲只達90℃多,但他們要求以逾100℃的滾水,再加以3個步驟,「茶客問,點解你哋啲水同屋企唔同,因為我哋啲水超過100℃,以廚房的水膽把凍水先燒熱,再過濾,然後以水爐煲多次,於是水沒有了漂白味道,茶就會沖得好」。酒樓結業在即,已光顧50年的茶客於茶罐題詩,最後4句是「客人從此散,難望再團圓,壽眉思往事,普洱憶甘甜」。羅少東冀把爺爺大羅先生與茶客的回憶留着,在最後的日子,把普洱獨立銷售以憶甘甜。

水爐數十年不關,方便隨時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