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散基金 - 左丁山

遣散基金 - 左丁山

老闆代表與工會代表在電視台爭論撤消強積金對沖諸問題,一位工聯會議員指責老闆對每年租金增加10%不作聲,逆來順受,但工人要求加薪4%至5%,便牙痛咁聲,極力抵抗。
租金與薪水兩者,對企業的負擔比重如何,很難一概而論。對珠寶鐘錶業而言,於零售興旺期,位於旺區店舖的租金,每月350萬元,的確很高,但生意興隆,豪客不絕的話,每日賣兩三隻名貴鐘錶已夠交租有餘,租金負擔並不重,但在零售業不景,豪客絕跡的光景,每月四五十萬租金也是一筆大費用。對中小企而言,工人薪金是一筆長期支出,必須控制,譬如寫字樓月租五萬元,每兩年加租一次10%,在一個四年期,總租金是252萬;假設聘用職員10人,平均月薪13000元,每年加薪4%,四年內的總薪水約663萬元,大家可以看到,薪水的負擔遠高於租金支出。這不是複雜的數字,但工聯會、職工盟的代表每次講及薪水與租金時,總是指責老闆願意交貴租,而不願意加薪。食評家與食肆東主劉健威已在他的專欄講過很多次,對食肆而言,工人成本的比重是高於租金的。大體而言,愈是勞工密集的行業,租金在總經營成本的比重便相對地低。
左丁山不是說香港的租金不貴,事實上是相當高昂,但香港的工資成本亦比很多亞洲地區高出三四成。對於撤消強積金對沖之事,大財團有的是預留金(provision),對公司之常年現金流影響輕微,但對本地中小企則影響甚遠,阿爸阿媽的店舖尤其加重負擔,商界提出的一個建議其實可詳細探討,就是政府帶頭成立一個「僱員遣散基金」以代替強積金對沖;此基金可首先由政府注資撥40億元(去年強積金沖走33.5億元),再向BR(商業照登記費)抽取10%,注入遣散基金,更可研究從其他公共服務收費中抽取0.1至0.5個百分點作遣散基金之用,如此一來,僱員得到保障,商界與納稅人也不會覺得負擔太重。成立遣散基金,僱主會不會製造道德風險,讓一些無良商人動輒遣散工人?這種事情在經濟低微時期難以抹殺,但在景氣時期,發生的機率甚低,因為商人的天性是做生意賺錢,故意遣散工人對商譽和生意有不良影響,實在得不償失,商人是理性經濟動物,不用過慮,何況還可通過若干審查規則,防止僱主濫用遣散基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