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合桃補陽氣 冬日抗寒

栗子合桃補陽氣 冬日抗寒

【周三識食】
【本報訊】不少人在冬天特別容易疲倦,又經常手凍腳凍,兼有發冷感覺,抗寒值很低,或是陽氣不足的表現。註冊中醫師朱荔冰建議,冬天可採用「補陽防寒」食療,推介五大日常補陽食材包括栗子、合桃、胡椒、肉桂及杞子,有助補充陽氣,對抗手腳冰冷,強身健體,更可預防冬天遭寒邪感冒入侵。
記者:梁麗兒

栗子補腎

栗子味甘、性溫,可入脾、腎經,可健脾養胃及補腎益氣,當脾胃好便有助吸收各種食物。栗子煲飯、煲湯、煲粥,或炮製栗子炆雞都好常見。惟栗子易食滯,平日易胃脹人士宜少食。栗子澱粉質高,糖尿病患者要慎食。

胡椒暖胃

冬天飲碗胡椒豬肚湯立刻有「暖笠笠」的感覺,胡椒味辛、性熱,入胃及大腸經,有溫中散寒作用,故飲此湯可健脾暖胃,尤其適合吃小量生冷食物已胃痛,或食水果會胃部不適人士。但過量進食胡椒可刺激腸胃黏膜,有消化道潰瘍人士不宜吃。

肉桂活血

肉桂偏燥熱,入脾、心、肝及腎經,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及活血通經功效,適合陽氣虛弱、容易暈及閉經等人,建議肉桂焗水5分鐘飲用,尤其適合手腳易冰凍的人。肉桂性大熱,陰虛火旺人士,即容易口乾舌燥、便秘均不宜食用。

杞子養肝

杞子味甘、性平,有養肝、潤肺及補腎功效,可補氣補血,滋陰補陽。大部份人都適合食杞子,除焗水外,杞子可用作煲湯、炆雞及蒸蛋。杞子連同龍眼肉乾焗水可安神養血,適合失眠人士。杞子與紅棗焗水飲用可補血暖身。要選購靚杞子,以寧夏最好,特點為「杞子結」(即末端)有白點,代表無被染色。

合桃溫肺

合桃亦是味甘、性溫,可入肺、腎及大腸經,有助補腎溫肺、潤腸通便,適合陽氣不足人士進食,受虛寒咳嗽、腸燥便秘困擾宜食合桃補身。合桃可當小食吃或煲湯。有黃痰的痰熱咳嗽、容易泄瀉人士不宜。用栗子、合桃、烏雞、紅蘿蔔及粟米炮製「栗子合桃烏雞湯」可補腎益氣及健脾養胃。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