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任特首 才女還是老油條?(周光暉) - 周光暉

下任特首 才女還是老油條?
(周光暉) - 周光暉

回歸二十年來香港先後經歷過商人治港、公務員治港及專業人士治港,結果都是弊多於利,而失敗的主因比較明顯。末代港督彭定康鳴金收旗後董建華上任的主旨是管治班子要平穩過渡,香港社會要繼續安定繁榮。怎知事與願違,新老闆推不動老夥計,很快便變了無兵司令,加上金融風暴及沙士等意料不到的負面因素衝擊,換了個問責制亦於事無補,處事和藹的董伯伯腳痛收場。
公務員出身的曾蔭權以「我會做好呢份工」的承諾走馬上任,在任七年以不做不錯、維持現狀及為何要變的傳統公務員心態完成了他上游到頂的願望,強政勵治看不到。梁振英以專業治港,穩中求變的進取口號與唐英年連場廝殺後承接了回歸後15年積聚下來的民怨,政府應做不做及應管沒管的包袱。甫上任便遇到立法會否決增加兩副司長職位的問責架構改革以及工程師背境的公務員才子麥齊光上任十多天便因被舉報於80年代買樓互租騙津貼而下台的打擊,之後攻擊689及其問責官員的負面消息便沒有間斷過。
四年多來接近政府的人都知道穩中求變屬知易行難,要把積聚了15年的包袱及公務員不做不錯等執位或退休的惡習已非一屆政府能改變。其實,單是建屋闢地及已動工基建項目的超時超支及應啟動但沒有的項目兩屆政府都做不完。
政治一日都嫌長,梁振英競選連任的念頭兩星期前因家庭理由畫上句號,激發了一眾有志參選者加緊步伐。然而,時至今天特首選舉局面只可說是零星落索,已宣佈參選的胡國興班底仍然欠奉,辭職待批的曾俊華仍在呆呆地等,辭行會去馬的葉劉淑儀的宣佈大會變成釣魚大會,好打得的林鄭月娥看來未來兩三周仍會為現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出盡洪荒之力後才作公佈,而曾鈺成這位雙曾配的Plan B則靜下來了。
其實,在2月14日行政長官候選人報名開始前,已公佈及未公佈的疑似候選人只能在沙圈踱步而未能入閘,一切都是虛的。然而,五位疑似候選人有一個不爭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用公帑出糧或出長糧的。雖然五位的公職身份及角色有所不同,這與董建華及梁振英從商界及專業機構出身有別,五位做官的經驗豐富,亦應非常了解官僚作風的利弊。問題是他們會如何運用他們在官場積聚的好壞經驗去揀問責官員及說服公務員取長補短,這點希望他們可在政綱上較突出地表達。他們亦不應忘記選委會的四大廣泛代表性含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勞社宗教界及政界。問責班底的覆蓋面亦應多元地涵蓋。這點因為五位都是全職公職人員出身能否做到可能是一大疑問。
以我觀察,葉劉淑儀及林鄭月娥是用她們的才華在大學畢業入政府後加上勤奮的表現向上游才有今天可尋的往績。至於其他三位,雖各有才學,但未見他們是拿着大旗跑出佳績的人,是否特首人才不敢說,稱呼他們為老油條未免太過,暫稱他們為老薑吧!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