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債市不斷出事,之前國海證券近200億債券用假圖章簽署已經夠離奇,在中證監強力干預下,勉強冚住免爆煲,但隨即又爆出另一單僑興私募債假擔保函事件,令人懷疑類似的爛賬、混賬到底還有多少?當年美國搞次按,樓價一旦下行,問題就全部湧現。內地債市下行已超過半年,類似地雷勢必一個個出現,有可能進而拖垮整個金融體系。
僑興債違約事件錯綜複雜。簡單來說,該公司發行的私募債不能向散戶發售,為避過監管,通過阿里巴巴附屬螞蟻金服旗下的招財寶,以互聯網金融名義發售。由於本身不是規範的產品,為了增強散戶信心,發行時稱由浙商財險保證付息保本。
但實際上,以浙商財險財力,根本不可能承擔債券違約後的賠償,它轉手再找廣發銀行開擔保函,將風險轉嫁。整個設計,類似當年次按的CDS,理論上有投行提供的保險護身,讓人誤以為沒有風險。如今僑興債違約,廣發銀行就否認稱開出這些擔保函。
浙商財險堅稱,這些擔保函當時獲銀行職員確認。由常理推斷,商業銀行不可能做這種生意,為私募債提供擔保。這些銀行職員私下開出的擔保函,涉及金額可能是天文數字!
黃尹華
http://fb.com/decode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