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沙田居民投訴路政署於今年9月底以「斜坡植樹優化計劃」為藉口,將沙田富豪花園及圓洲角公園之間一段斜坡的數十棵台灣相思斬伐,補種20多棵不適合斜坡的樹木令樹蔭消失。有沙田區議員指路政署並無樹木檢測報告,只有專家口頭意見,批評署方誤導區議會通過斬伐。
投訴人指上述路段相思樹只有約30歲樹齡,屬壯年且十分健康,相思樹抗風力強,樹根抓緊泥土防山泥傾瀉,而且生長迅速成蔭,深受居民喜愛,不明為何要坎樹。他又指該署補種的20多棵樹木包括蔭香、珊瑚和山烏桕及杜鵑等灌木,屬生長不高及體積細小品種,根莖不強勁易令水土流失,難防山泥傾瀉,促署方停斬及補種相思樹。
路政署回應稱專家分析該處相思樹已開始老化,大部份健康頗差,增加倒塌風險。該署於今年5月諮詢沙田區議會,獲同意更換相思樹。該署補種32棵原生樹及2,000棵原生灌木,推動可持續樹木管理及豐富生態環境。
補種新樹枯死
不過,沙田區議員黎梓恩指,路政署諮詢區會時聲稱專家認為區內相思樹老化需斬伐,於是區會通過建議。但他事後向該署索取專家報告時,該署才披露無相關報告,是專家口頭意見。黎認為區會遭誤導,應立即停止計劃,檢測未斬相思樹並補種壽命較長及樹幹較高的樹木。
身兼樹木辦專家小組成員的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在現場觀察後指,該處相思樹健康轉差,樹冠密度僅餘五成,認為幾年內有需斬樹重新栽種。但他批評路政署斬樹前未與居民妥善溝通,一次斬40多棵樹,當中有3棵並非台灣相思亦被斬,「畀人感覺你順便搞掂埋佢,如果借刀殺人咁就好差囉!」他又發現新種樹種欠照料,栽種手工差,不少已枯死。蘇認為該署更換相思樹時要考慮一次更換,抑或分批更換,前者在執行有好處,新種樹木較大空間生長,但居民未必接受;後者環境逐步改變,居民較易接受。
■記者謝明明、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