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前成班老友一齊飲茶,暢談國際大事與香港特首選舉呢啲大路題目,傾落其實大家都冇乜可靠內幕資料,只係靠估而已,不過在2016年靠估專家會贏,分析專家會輸,都無所謂專家唔專家咯,唔通去年今日有分析專家計算到特朗普可以搬入白宮,以及梁振英搬出禮賓府咩。
老T講到特首選舉,葉劉團隊唔識字,將「吂」當作係「贏」字,認為係今年一個大笑話。葉劉嘅官方答案係:呢個字係一個標誌啫,由年輕設計師設計,弦外之音,係我地班人老土,唔識新時代之設計觀念,不識欣賞。如果係咁講,葉劉嘅設計師未免太過前衞,走在時間之最前線,不知道群眾是否可以跟得上?以時下潮語講,就係太離地,唔認識香港群眾嘅思維。帶領潮流得唔得呀?當然得,但葉劉呢次唔係參加時裝表演,而係參加競選、爭取民望、爭取選委好感噃,班選委嘅平均年齡比香港人平均歲數還要高,啲老嘢點同你講潮流呀?公關大哥P講得好:「係喎,無論個吂字點解,競選一定要許勝不許負,logo上見到個『亡』字就立即要踢走啦;日本人競選時,競選團隊人員扎上頭巾嗌口號,頭巾上寫上『必勝』兩個漢字,以示決心,邊會寫『吂』呀,拆開嚟睇,亡口近乎滅口,壞意頭之至。」
即係話葉劉精通英文,有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其實面對群眾時冇乜用,反而弊在中文根基薄弱,成為笑柄。但我地取笑葉劉「吂」之餘,不妨注意到一個現實,就係如老T觀察到:「我留意到好多幼稚園生返學,由菲傭帶領,人人以英文溝通,兩歲幾小童不分男女已識講sorry,thank you,父母接放學又係同學生講英文。我驚住再下一代更加唔識中文,比葉劉團隊更差噃!」老T果然觀察入微,左丁山在馬會會所見到絕大部份爸媽都係同小孩講英文嘅,子女皆應對如流,細路大個之後,對中文不知仲有無興趣嘞。香港請菲傭照顧小孩十分容易,不少菲傭講英語幾流暢,湊細路最好。其他國籍傭人多數英文麻麻嘅。不過老T有一位朋友曾患中風,要坐輪椅,仔女為佢請咗一位印尼傭工照顧之。呢位朋友今年去世,一個月後竟然有鄰居拍門問呢位朋友嘅太太:「X先生唔喺度,你地會唔會炒個印傭呀?如果係嘅,請通知聲,我家請佢吖?」印傭咁搶手?朋友T去問清楚,原來印傭學廣東話學得唔錯,能與老人溝通,於是香港傭工可分為兩個市場,湊細路搵菲傭,加強英語訓練發音!照顧老人就請印傭,香港人老化對印傭需求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