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英國選民以選票向專家和精英的警告說不,打破民調預測,令脫歐公投以52%對48%通過,為去年西方的民粹浪潮投下首枚震撼彈;12月5日,意大利右翼勢力再下一城,在公投中大比數否決總理倫齊提出的修憲建議,歐盟的凝聚力危如累卵。
德法荷明年大選成關鍵
脫歐公投通過,對英國以至世界政經影響深遠,領導留歐陣營的首相卡梅倫引咎辭職,由文翠珊接任。支持留歐的蘇格蘭,威脅要再發起獨立公投。英國經濟和股市看來捱過了通過脫歐後的大震盪,但英鎊匯價仍徘徊近30年低位。
文翠珊表明將在明年3月底前,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就脫歐安排與歐盟展開兩年談判,但有指英國脫歐條款需要歐盟其他27國國會通過,真正脫歐可能要在六年後。英國想在脫歐後留在歐洲單一市場,但又同時想限制歐盟公民入境,雙方在這方面料有激烈討價還價。
意大利公投的殺傷力比英國脫歐不遑多讓,以「五星運動」為首的民粹主義政黨把修憲公投「騎劫」成對倫齊施政的全民表決,結果倫齊落敗下台,贏得清脆利落的「五星運動」大有資格在下次大選中問鼎執政黨地位,甚至可能仿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意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對歐盟參與度遠高於英國,一旦步上英國後塵,勢必為歐盟帶來更埋身的衝擊。
英國和意大利的疑歐派在公投報捷,令法國、奧地利、荷蘭、瑞典等歐洲國家的極右勢力聲勢大增,要求辦脫歐公投,令歐盟有解體之虞。荷蘭明年3月、法國4至5月和德國預期9月舉行的大選,將成試金石,如有極右派得勢,歐盟大概氣數將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