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6款支架 保柏醫保不賠 客戶不知情 隨時破財30萬

通波仔6款支架 保柏醫保不賠 
客戶不知情 隨時破財30萬

【本報訊】標榜「全數賠償」手術開支的醫療保險公司,原來隱藏不賠的細節。保柏醫療罕有發信予私家醫院心臟科,列明如客戶接受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時,有6種常用的新式支架不會獲賠。但《蘋果》發現部份投保人對此不知情,直至求診才由醫生告知需自費,病人隨時要額外自費10多萬至30萬元,否則可能被迫使用並非最合適支架,影響療效。
記者:龔蕙芝 黃學潤 張 軍

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關注事件,他未有批評保險公司做法,但認為保險公司應該同時發信予投保人,通知有關支架使用的限制。《蘋果》早前取得一份保柏醫療去年8月向私家醫院發出的通知信,以欠足夠醫學證據為由,指不會向旗下全球醫療保障計劃的客戶賠償其中6種通波仔支架,包括新一代的全吸收生物血管模架及部份可溶解聚合物的滲藥性支架,如醫生堅持使用,支架費用及因此產生的額外費用須由病人負擔。不受保支架售價由1.5萬至3.5萬元,若連同相關醫療開支,總數可能達15萬至30萬元。

保柏醫療向私家醫院發出的通知信中,指6種最新款的通波仔支架不獲保險賠償。受訪者提供圖片

其他保險公司無限制

通知信引起心臟科醫生不滿,「(不獲賠)新支架近2至3年常用,已經好普遍同成熟,如果以not well-proven(沒有效證明)去否定,係比較奇怪。」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指,信中主要針對未經FDA(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的支架,惟有支架及後已獲FDA批准,保險公司仍未補充確認,相比之下本港其他保險公司對支架牌子一般無限制。「呢個係病人知情權問題,買(保險)嘅時候話全數賠償、醫療費用全包,𠵱家就令病人失去預算。」記者曾向英國保誠、友邦保險、宏利查詢,上述公司發言人均指,旗下涵蓋通波仔手術的醫療保險,均不會限制醫生使用支架的價錢和類別。
據知曾有心臟科醫生為病人寫信,向保柏申請使用被列不保的全吸收生物血管模架,但對方以支架太新為由被拒。該醫生稱雖然病人可使用其他支架代替,惟病人卻因此喪失最佳選擇。心臟科醫生何鴻光醫生舉例指,其中一款不獲保柏保險賠償的滲藥性支架BioFreedom是針對高出血風險(如腦出血及中風)病人,因使用BioFreedom後,可縮短服食抗血小板藥的時間,令出血風險減低,假如要改用傳統金屬支架代替,復發率可能高一倍。
記者翻查保柏的全球醫療保障計劃,發現沒把通波仔支架列為不保事項,但其官網列明不受保障項目包括「未經保柏批准之實驗及/或最新治療」。保柏醫療發言人指,按該公司評估,相比已涵蓋的支架,有關使用人體可吸收支架的安全性暫時未有充足臨床實證證據,但無回應另外5種屬滲藥性支架為何亦被列入不保名單。發言人補充,在批核及賠償時,會考慮患者醫療需求、病理背景及其醫生建議,確保患者得到最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