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漏報婦染丙肝14人須檢測

瑪麗漏報婦染丙肝
14人須檢測

【本報訊】瑪麗醫院有醫護人員涉嫌漏報病人感染丙型肝炎的個案。該院一名94歲女病人,經化驗證實感染丙型肝炎,惟在化驗有結果後達3個月,病人再經急症室入院,始由內科醫生發覺未有通報。該病人現於瑪麗留醫,情況穩定。院方正聯絡14名曾在同一病房留醫的病人,安排進行肝炎病毒測試。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則跟進25名相關捐血者,其中23人已證實沒有感染丙肝。
該女病人因腰背疼痛,在今年7月16日至22日期間,經急症室入住瑪麗醫院骨科病房,因病人肝功能轉差,獲安排進行肝炎病毒測試。惟8月3日首次丙型肝炎報告未能確定感染,病人於兩日後出院。
其後病人於11月30日再經急症室入住瑪麗醫院內科,經內科醫生覆檢個案,始發現病人早於8月24日進行第二次丙型肝炎化驗,並於9月2日化驗報告顯示呈陽性反應。該院內科部門在事隔3個月後,即12月才向院方及衞生署呈報個案。

病人曾經出院

瑪麗醫院指,病人以往沒丙肝紀錄,擔心是在住院期間感染,惟病人曾經出院,也不排除經社區感染,該院正聯絡14名曾與該病人住同一病房的病人,安排進行肝炎病毒測試。
丙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及性接觸傳播。該名女病人曾接受輸血,血液來自25名捐血者,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正跟進,當中23人已確定沒感染丙肝。現時所有從合資格市民收集的血液,均經過丙型肝炎抗體測試,才供臨床輸血治療。港大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指,丙型肝炎可以沒任何病徵,病毒抗體會隨年紀下降,不排除病人多年前已感染,惟因病毒數量太少,首次測試未能驗出,第二次測試時病毒數量增加才驗出。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