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連四天的聖誕小長假明日展開,今年冬天不太冷令聖誕洋溢暖意。不過天文台預測,下周一(26日)過後天氣逐步轉寒,漸趨多雲有雨,下周中氣溫或於兩日內急降至最低12℃。節日狂歡不免與摯友乾杯,藥劑師提醒勿以為服用「解酒丸」可千杯不醉,現時並無經醫學證實有效的解酒藥物或產品。
記者:袁楚雙
12月仍溫暖如春,天文台指東北季候風會為今明兩日帶來較涼天氣,氣溫由周初逾20℃微降至最低17℃及18℃。季候風稍後逐漸緩和,後日聖誕節回升到19℃至22℃,下周一拆禮物日(Boxing Day)最高氣溫更達24℃。
天文台預料一股強烈東北季候風補充會在下周中抵華南沿岸令該區轉冷。本港下周二(27日)起降溫,下周三(28日)及四(29日)將低見12℃。由於今年12月入冬以來天氣偏暖,天文台至今未發過寒冷天氣警告,若今年首個寒警於下周三發出,料會是歷來第二遲,與2004年12月28日紀錄看齊。本港入冬以來最遲發出首個寒警的紀錄是2007年12月30日,而天文台預測,今年除夕氣溫介乎14至18℃。
解酒丸無助千杯不醉
聖誕佳節,與親友狂歡時不免小酌幾杯,部份人從坊間藥房購來「解酒丸」希望收「千杯不醉」之效。香港藥劑專科學院副院長吳彬彬澄清解酒丸功效成疑,不應胡亂服用。他解釋,解酒丸成份多數是葡甘露聚糖(Glucomannan)和半胱氨酸(L-Cysteine),前者是一種凝膠劑,用作增加胃液的黏性;半胱氨酸則是一種構成蛋白質的原材料。產品聲稱前者可助腸胃黏膜增厚、後者可刺激身體分泌酵素分解酒精,但吳彬彬指,兩種成份均未經過大型醫學研究,亦無證據證明可助身體減少酒精吸收。
吳又指,解酒丸不被定義為藥劑產品,最多只是保健品,部份更含中成藥成份,用者若本身有服食西藥,可能會相沖,引起腸胃不適,有高血壓或心臟病人士更要小心。院長鄭綺雯強調,市面沒有真正有效的解酒丸,想盡快酒醒可以熱敷額頭及休息,多喝水有助酒精盡快排出。
為應付平安夜出外慶祝人潮,警方當晚至翌晨將分階段於中環蘭桂坊及尖沙嘴近海旁一帶實施人潮管制,市民需留意當晚7時起港九多處均有封路安排。另外港鐵大部份路線明晚通宵行駛,另外南港島綫下周三通車,港鐵明日將率先開放南港島綫新車站予市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