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易零壹綠】
「有一次我刷牙時,牙刷突然斷了,當時不想上街買,剛好有這張維修卡,就駁起來繼續刷牙。」推動社會革新、「唔幫襯地產商的聖誕」發起人龐一鳴笑說。今年他和其他義工引入「維修卡」,又推廣「回收檸頭洗潔精」,實行於聖誕佳節喚起大眾對環保的關注。
「維修卡」以生物可分解塑膠製造,對環境危害較小。它在有足夠的濕度、氧氣與適當微生物存在的自然掩埋或堆肥環境中,可被自然分解。「維修卡」用法簡單,只要將膠放入熱水幾分鐘,它便會變軟,馬上塑形即可作出修補,過程只需約15分鐘。有需要時可將已塑形的膠放入熱水重新變軟,故理論上是可以無限使用的。外國的用家更發揮創意,耳筒、吸塵機、眼鏡和洗衫籃等日常用品都可修補好。龐一鳴說:「有物件壞了,我們也很想去修補,但有時真的沒有零件和方法,只好扔掉。」
他今年挑選了在網上集資成功的外地產品「維修卡」,他坦言群眾集資網的產品未必完全合心水,他在引入「維修卡」前親自試用,修補牙刷和雨傘的骨架後認為效果理想才從英國大量訂購。「香港完全沒有這東西,它的價錢很便宜,也不是價值幾千萬、幾億的尖端科技,普通人都可以買到。我們很想讓香港人看見,其實本地設計師和研發商也可以試做一些有意義的產品。」在早前的市集,「維修卡」反應熱鬧,亦吸引了沒有維修經驗的女生Winnie小試牛刀,最後成功用維修卡整好單車座位,「其實好容易用,熱完就可以隨便改變形狀,但記得要快手,因為冷卻得很快,一攤凍又變回硬膠。」她說她通常都會扔掉破爛的物件,但這幾年開始關注環保問題,加上堆填區快要飽和,這次經驗也令環保有多一種方法實踐。
檸檬頭非垃圾 回收變身洗潔精
除了外國的神奇膠,即將舉辦的市集還有本地生產的回收檸頭洗潔精賣。我們平時在茶餐廳都會叫檸茶、檸水、檸乜檸物,水吧師傅只用檸檬中間多果肉的部份,實際上有大量檸頭被丟棄。「實力派研究所」創辦人年華致力研發和生產洗潔精,她認為這些檸頭並非垃圾,它在社會中還有剩餘價值。於是她在茶餐廳回收檸頭,以檸檬皮和酒精製造出檸檬定劑,再加入起泡劑和其他材料混合出洗潔精。
市面上的濃縮洗潔精加入了大量化學成份,容易造成皮膚過敏和主婦手等問題,又加劇海洋污染,但為甚麼環保洗潔精仍要加入起泡劑呢?80後年華說:「我們這一代很環保,但落手落腳洗碗的還是媽媽們。最環保的清潔劑一定是環保酵素,但主婦很難一時三刻由極多泡的濃縮洗潔精轉用完全無泡沫的酵素,我想這洗潔精可以成為一個可以讓她們過渡的產品。」她在研發過程中也試過不同起泡劑,最後選用了質素最好的化妝品級起泡劑,希望減低對皮膚的傷害。她提醒,洗碗時只需要五元硬幣的份量開一盆水,洗擦乾淨碗碟後再過水,用水量較濃縮洗潔精少。有意為地球出一分力的主婦們,不妨考慮先試用環保洗潔精吧。
神奇維修卡
神奇維修卡有多種顏色,分分鐘可以配搭出比物件本身更型格的效果。
生產單位:FORMcard
設計師:Peter Marigold
產地:英國
售價:每張$16
回收檸頭洗潔精
環保洗潔精以回收檸頭製造,以回收膠樽盛載,進一步運用一般人眼中的垃圾。
生產單位:實力派研究所
產地:香港
售價:$33/500ml
facebook:唔幫襯地產商的聖誕
記者:列淑華
攝影:徐振國、許先煜(部入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梁浩維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