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銀行盈利溫和增長

零售銀行盈利溫和增長

【本報訊】受惠於外滙及衍生工具業務收入(按年升35.7%),金管局季報公佈,第3季度本港零售銀行整體除稅前盈利,與去年同期相比有4.5%溫和增長,同時銀行積極節省成本,令季內經營支出按年減少4.9%,惟有關正面因素,被季內收費與佣金收入下跌所局部抵銷。
季報指,零售銀行首3季淨息差為1.32%,較上半年的1.3%為佳,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大致相同。今年第3季銀行的特定分類貸款(包括次級、呆滯及虧損)比率為0.81%,較6月底次季度的0.8%微升,而有潛在風險變為呆壞賬貸款的特定貸款入門前門檻——需要關注貸款類別,比率則由1.4%升至1.51%。
中國內地貸款方面,9月份季度未計貿易融資的內地相關貸款,總額為3.26萬億元,若連同貿易融資總額則為3.55萬億元,較6月份季度按季升3.17%。3季末計,零售銀行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16%,較6月底的15.8%略高。

分階段評估網絡防衞

另外,金管局於5月份對銀行界評估本身網絡安全發出諮詢文件,該局昨發通函表示,已收到銀行界特別就「網絡防衞評估框架」(Cyber Resilience Assessment Framework,評估框架)所提的務實意見,並作出考慮,昨通知業界分階段實施細則及時間表。
包括首階段共30間零售大行,需明年9月底前,完成評估框架的內在風險及期限評估,及2018年6月底前完成模擬網絡攻擊測試;其他銀行預計2018年底前完成評估框架工作。